[發明專利]鉸鏈和測距組件在鉸鏈中的安裝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2933.5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0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發明(設計)人: | 崔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創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5D3/02 | 分類號: | E05D3/02;E05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一法律師事務所 11654 | 代理人: | 劉榮娟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閔行***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鉸鏈 測距 組件 中的 安裝 方法 | ||
本申請方案提供一種鉸鏈和測距組件在鉸鏈中的安裝方法。所述鉸鏈包括:轉動軸、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合頁和安裝于所述合頁的測距組件,所述測距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傳感器和目標物體,所述傳感器和目標物體之間的距離隨所述合頁轉動而改變。所述測距組件在鉸鏈中的安裝方法包括:將所述測距組件安裝于所述合頁,使所述傳感器和目標物體之間的距離隨所述合頁轉動而改變。本申請方案對鉸鏈加入電學特性后使得需要用到鉸鏈開合的場景更符合實際應用發展,所有的開合動作變得可感、可知,從而實現可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安裝配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測距組件的鉸鏈和測距組件在鉸鏈中的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鉸鏈為純機械結構,只能作為門或窗等需要開合的家具或者儀器設備的傳動結構。在智能家居和萬物互聯的浪潮下,由于傳統鉸鏈沒有電學特性,傳統的傳動結構已經不能滿足對不同設備不同狀態的感知。
在使用傳統鉸鏈的系統中,如門、窗等需要開合的產品,由于無法感知門和窗的實際開合狀態,就無法對門、窗等設備進行針對性控制。例如,在門或者窗戶受到大風等強外力作用時,會加速關閉或者打開,這時候很容易把門、窗等設備摔壞,如果人不小心剛好手放再門框位置,很容易夾到手,從而導致人身和財產安全損失等隱患。
發明內容
本申請方案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傳統鉸鏈為純機械結構,無法感知開合狀態,導致人身和財產安全損失等隱患。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方案公開了一種鉸鏈,包括轉動軸和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合頁;還包括:安裝于所述合頁的測距組件,所述測距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傳感器和目標物體,所述傳感器和目標物體之間的距離隨所述合頁轉動而改變。
可選的,所述合頁包括相接的合頁本體和轉動管體,所述測距組件安裝于所述轉動管體內部。
可選的,所述鉸鏈還包括印刷電路板和傳動機構,所述傳感器貼附于所述印刷電路板上;所述轉動管體的內壁設有臺階部,所述印刷電路板固定于所述臺階部,所述傳動機構與目標物體連接以在所述合頁本體轉動時帶動所述目標物體沿所述轉動管體的軸向移動。
可選的,所述傳感器為霍爾傳感器芯片,所述目標物體為頂部帶磁鐵的螺栓。
可選的,所述印刷電路板通過固定螺絲固定于所述臺階部。
可選的,所述鉸鏈還包括:置于所述印刷電路板和臺階部之間的減震膠圈。
可選的,所述傳感器與微控制器連接。
可選的,所述傳感器為紅外傳感器、激光傳感器或超聲傳感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方案還公開了一種智能門,包括門板;還包括上述的鉸鏈,所述門板與所述合頁連接。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方案還公開了一種測距組件在鉸鏈中的安裝方法,所述鉸鏈包括轉動軸和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合頁,所述測距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傳感器和目標物體;所述安裝方法包括:將所述測距組件安裝于所述合頁,使所述傳感器和目標物體之間的距離隨所述合頁轉動而改變。
可選的,所述合頁包括相接的合頁本體和轉動管體,所述測距組件安裝于所述轉動管體內部。
可選的,所述轉動管體的內壁設有臺階部;所述將所述測距組件安裝于所述合頁包括:將所述傳感器貼附于印刷電路板上;將所述印刷電路板固定于所述臺階部;將所述目標物體與傳動機構連接,以在所述合頁本體轉動時所述傳動機構帶動所述目標物體沿所述轉動管體的軸向移動。
可選的,所述測距組件的測距方式為磁感應測距,所述傳感器為霍爾傳感器芯片,所述目標物體為頂部帶磁鐵的螺栓。
可選的,采用固定螺絲將所述印刷電路板固定于所述臺階部。
可選的,所述將所述測距組件安裝于所述合頁還包括:在所述印刷電路板和臺階部之間放置減震膠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創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創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293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