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深海井口套管掛用8630MOD3-120K鍛件的生產工藝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2592.1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63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發明(設計)人: | 周勇;葛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雷格姆海洋石油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4;C22C38/60;C21D1/18;C21D1/28;C21D6/00;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偉 |
地址: | 215631 江蘇省蘇州市金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深海 井口 套管 8630 mod3 120 鍛件 生產工藝 | ||
1.深海井口套管掛用8630MOD3-120K鍛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其生產步驟如下:
取化學成分為:C:0.25~0.33%;Si:0.15~0.35%;Mn:0.7~1.1%;P:≤0.015%;S:≤0.01%;Cr:0.85~1%;Ni:0.75~0.9%;Mo:0.35~0.45%;Cu:≤0.25%;Ti:≤0.025%;Bi:≤0.01%;N:≤0.012%;Nb:≤0.02%;Al:0.02~0.035%;Sn:≤0.02%;V:0.002~0.03%;B:≤0.001%;Pb:≤0.01%;As:≤0.03%;Sb:≤0.03%;H:≤2ppm;O:≤25ppm;CE:<0.831%,其余為Fe,DI值大于8.0的鋼坯為原料;
先將鋼坯預熱,預熱完成后將鋼坯置入鍛造爐中進行加熱,當鋼坯溫度達到始鍛溫度時,進行恒溫保溫,保溫時間以0.5h/inch~1.5h/inch(inch為鋼坯最大壁厚尺寸)計算,然后采用WHF鍛造法及FM鍛造法對鋼坯進行橫向縱向三次反復鐓拔,使鋼坯鍛造成帶有內孔的套管掛鍛件,始鍛溫度不大于1200℃,終鍛溫度為850~900℃,整個鍛造過程中溫度控制在850~1200℃之間,綜合鍛造比大于6:1,最后一次鐓拔變形量不小于20%;
先正火——將套管掛鍛件加熱至920℃后保溫,保溫時間控制在不小于0.5h/inch(inch為套管鍛件最大壁厚尺寸)內,然后出爐空冷至室溫;再淬火——將套管掛鍛件加熱至880℃后保溫,保溫時間控制在0.5~1.5h/inch內,然后將套管鍛件在80秒內轉移到淬火液中進行淬火,淬火完成后,套管掛鍛件表面的溫度低于200℃;最后回火——將套管掛鍛件加熱至595℃后保溫,保溫時間控制在1.0~1.5h/inch內,然后出爐空冷至室溫;
焊后模擬熱處理,將套管掛鍛件焊后加熱至580℃后保溫16小時,然后空冷至室溫,評估套管掛鍛件焊后滿足110K強度指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井口套管掛用8630MOD3-120K鍛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鋼坯中C、Mn、Cr、Mo的重量百分為:C:0.3~0.33%;Mn:1~1.1%;Cr:0.9~1%;Mo:0.43~0.4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海井口套管掛用8630MOD3-120K鍛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鍛造過程中,每次鐓拔都是在一個火次內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海井口套管掛用8630MOD3-120K鍛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鍛造過程中,當鋼坯溫度降至接近下限溫度時,鋼坯應立即回爐加熱,回爐保溫時間為:1.0~3.0h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海井口套管掛用8630MOD3-120K鍛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淬火過程中,淬火液需要處于流動狀態,開始淬火時,淬火液的溫度不高于18℃,淬火結束時,淬火液的溫度不高于2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深海井口套管掛用8630MOD3-120K鍛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淬火過程中,用高壓流體泵持續往套管掛鍛件上的內孔中噴沖淬火液,淬火液的溫度不高于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雷格姆海洋石油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雷格姆海洋石油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259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