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臉識別的人群傳染病癥狀檢測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1897.0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04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屈明玥;鄧致榮;郭寶石;王凱;于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J5/00 | 分類號: | G01J5/00;G01J5/02;F16M11/10;G06V40/16;G16H50/8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張晨 |
| 地址: | 10008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識別 人群 傳染病 癥狀 檢測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隔離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人臉識別的人群傳染病癥狀檢測裝置及系統,包括展示板、顯示屏、主機和支撐結構,展示板包括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鉸接,第一板體上開設有安裝槽,第一板體于安裝槽的上方安裝有攝像頭和紅外測溫探頭,支撐結構包括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第一板體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槽口,第一槽口內設有第一鉸接柱,第二板體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內設有第二鉸接柱,第一支撐體與第二支撐體之間設有連接件,第一支撐體包括第一桿體、第二桿體和第三桿體,第二桿體和第三桿體之間連接有伸縮件。解決現有的基于人臉識別的測溫裝置不便于移動和存放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隔離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人臉識別的人群傳染病癥狀檢測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體溫是衡量人員是否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數據。在疫情期間,人們需要經常測量體溫,從而通過體溫獲知自己或者他人的身體健康狀態。
現如今使用的非接觸式測溫設備大多是測溫槍,但用戶在測溫時,需要手持測溫設備進行測溫操作,較為不便;而且用戶只能通過測溫設備讀取當時測溫時的溫度值,再根據讀取的溫度值采取諸如溫度記錄等溫度監管措施,非常不便。
因此現有技術中提出了基于人臉識別的測溫裝置,即在人臉識別的基礎上增加測溫功能。測溫時無需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高,而且能夠記錄每次測量的溫度數值,便于觀察被測人員的溫度變化情況。
但目前基于人臉識別的測溫裝置大多是較大的一體機,一方面不便于移動,另一方面由于體積較大,也不便于存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人臉識別的人群傳染病癥狀檢測裝置及系統,用來解決現有的基于人臉識別的測溫裝置不便于移動和存放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人臉識別的人群傳染病癥狀檢測裝置,包括展示板、顯示屏、主機和支撐結構,所述展示板包括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所述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鉸接,所述第一板體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顯示屏固定安裝于安裝槽內,所述第一板體于安裝槽的上方安裝有攝像頭和紅外測溫探頭,所述主機安裝于第二板體的背側,所述支撐結構設有兩組,兩組所述支撐結構分別安裝于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的兩側,所述支撐結構包括第一支撐體和第二支撐體,所述第一板體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內設有第一鉸接柱,所述第二板體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內設有第二鉸接柱,所述第一支撐體與第二支撐體之間設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連接體和第二連接體,所述第二連接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三鉸接柱,所述第一連接體的一端與第三鉸接柱鉸接,所述第一支撐體包括第一桿體、第二桿體和第三桿體,所述第一桿體的一端與第一鉸接柱鉸接,另一端與第二桿體鉸接,所述第二桿體和第三桿體之間連接有伸縮件,所述第三桿體的末端鉸接于第一連接體上,所述第二支撐體的一端與第二連接體鉸接,另一端與第二鉸接柱鉸接,所述主機內設有主控模塊、人臉采集模塊、人體測溫模塊、無線模塊、存儲模塊和電源,所述人臉采集模塊、人體測溫模塊、無線模塊、顯示屏、存儲模塊和電源均與主控模塊電連接,所述無線模塊無線連接有服務器,所述攝像頭與人臉采集模塊電連接,所述紅外測溫探頭與人體測溫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板體于安裝槽的上方轉動安裝有轉動桿,所述攝像頭和紅外測溫探頭均固定安裝于轉動桿上,所述伸縮件的兩端均一體成型有螺桿,所述第二桿體和第三桿體上均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桿螺紋連接于螺紋孔內。
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桿體的末端一體成型有第四鉸接柱,所述第二桿體鉸接于第四鉸接柱上,所述第一桿體于第四鉸接柱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桿體上開設有第一階梯槽,所述第一階梯槽內安裝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插設于第一固定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8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