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功率控制方法及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1672.5 | 申請日: | 2018-12-24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25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發明(設計)人: | 郭文婷;向錚錚;盧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W52/24 | 分類號: | H04W52/24;H04W52/32;H04W52/34;H04W52/38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功率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功率控制方法及裝置,可以應用于D2D或車聯網V2X等,或可以用于智能駕駛,智能網聯車等領域。該方法包括:第一終端設備確定第一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和第二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其中,所述第一數據信道部分為與控制信道有時域重疊且無頻域重疊的數據信道部分,所述第二數據信道部分為與所述控制信道有頻域重疊且無時域重疊的數據信道部分;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以所述第一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向第二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一數據信道部分中的數據;以及以所述第二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向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數據信道部分中的數據。相應的,還提供了對應的裝置。實施本申請,可合理的進行功率控制。
本申請為于2018年12月24日提交中國專利局、申請號為201811588371.0、申請名稱為“功率控制方法及裝置”中國專利申請的分案,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申請中。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功率控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術的網絡下,車與任何事物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V2X)的車聯網技術被提出,V2X通信是指車輛與外界的任何事物的通信,包括車與車的通信(vehicle to vehicle,V2V)、車與行人的通信(vehicle to pedestrian,V2P)、車與基礎設施的通信(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車與網絡的通信(vehicleto network,V2N)。
V2X通信針對以車輛為代表的高速設備,是未來對通信時延要求非常高的場景下應用的基礎技術和關鍵技術,如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等場景。基于V2X通信,車輛用戶能將自身的一些信息,例如位置、速度、意圖(轉彎、并線、倒車)等信息周期性以及一些非周期性的事件觸發的信息向周圍的車輛用戶發送,同樣地車輛用戶也可以實時接收周圍用戶的信息。
其中,LTE-V2X主要面對的業務類型是廣播消息,因此V2X接收用戶不確定,所有感興趣的V2X用戶均可處于監聽狀態,所以發送端以最大可能的發送功率來發送數據信息。同時在有網絡覆蓋的場景下,LTE-V2X信號在上行時隙發送,所以需要考慮V2X發送功率對上行基站側接收的干擾。
因此,在NR-V2X中如何進行功率控制分配和功率控制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功率控制方法及裝置,可合理地進行功率控制。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終端設備確定第一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和第二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其中,所述第一數據信道部分為與控制信道有時域重疊且無頻域重疊的數據信道部分,所述第二數據信道部分為與所述控制信道有頻域重疊且無時域重疊的數據信道部分;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以所述第一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向第二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一數據信道部分中的數據;以及以所述第二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向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數據信道部分中的數據。
通過區分第一數據信道部分和第二數據信道部分,可對不同的數據信道部分進行不同的功率控制,如可通過不同的發送功率分別發送第一數據信道部分中的數據以及第二數據信道部分中的數據,避免了在所有情況下都通過相同的發送功率來發送數據,而避免了資源浪費的情況如避免了基于同一種方式確定數據信道的發送功率時第一數據信道部分或第二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過高,而實際不需要過高的發送功率就可完成對數據的發送的情況;從而通過將數據信道分為兩部分,分別確定兩部分的發送功率,不僅能夠滿足不同數據信道部分的功率要求,還可避免在所有情況下都通過相同的發送功率發送數據,而導致第一數據信道部分或第二數據信道部分的發送功率過高,而造成對其他終端設備的干擾,進而降低了對其他終端設備的干擾,提高了系統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6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