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鱟試劑凍干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1499.9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27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發明(設計)人: | 王保學;錢芃橙;苗苗;劉凱;劉浩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1N33/579 | 分類號: | G01N33/579;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地址: | 300467 天津市濱海新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試劑 凍干微球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鱟試劑凍干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鱟試劑凍干微球包括鱟的阿米巴細胞提取物和活性劑,所述活性劑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甘露醇、棉子糖、聚乙二醇和甘氨酸。各組分間相互配合,促進鱟試劑成型,并提高成型后硬度,同時保護預冷期、凍干期以及儲存期鱟試劑的活性,從而使得鱟試劑凍干微球硬度高、表面光滑不易破碎掉屑,且穩定性高,便于后續進行自動化或者手動分裝、保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制品冷凍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鱟試劑凍干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鱟試劑是由海洋生物鱟的血液阿米巴細胞的提取物制成的生物監測試劑,鱟試劑含有能被細菌內毒素(脂多糖)和真菌葡聚糖激活的C因子、B因子、G因子、凝固酶原和凝固蛋白原等,能夠準確、快速地定性或定量檢測樣品中是否含有細菌內毒素和(1,3)-β-D-葡聚糖。
目前,鱟試劑廣泛用于制藥、臨床以及科研等領域,用于細菌內毒素和真菌葡聚糖檢測,但鱟試劑在液體狀態下不穩定、易污染,目前市面上的鱟試劑均采用常規的真空冷凍干燥處理后進行保存和運輸,如CN102901726A公開了血液細菌內毒素檢測試劑盒的制備和應用,其中涉及一種特異性鱟試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采血、分離細胞、裂解細胞、分離細胞壁、加促活劑和G因子抑制劑配制半成品,再經灌裝、冷凍干燥和封口,制得特異性鱟試劑成品;CN1621841公開了一種抗干擾鱟試劑的制備工藝,所述工藝包括(1)制取P型抗干擾鱟試劑半成品,(2)采用除熱原凝膠,過柱洗脫除去脂肪族二元醇類的熱原,(3)用無熱原水將制備好的脂肪族二元醇類溶解配成100mg/mL的溶液,取若干P型抗干擾鱟試劑半成品,加入若干配好的脂肪族二元醇類,加入1%~10%增活劑,將其分裝到安瓿或西林瓶中后,放入冷凍干燥機凍干,封口或壓蓋制成品。
由上可知,常規的真空冷凍干燥方法將鱟試劑在西林瓶或者安瓿瓶中進行凍干,獲得粉末狀的鱟試劑,但粉末狀的鱟試劑難以實現精準分裝或者簡化操作,從而難以集成于檢測卡或者芯片等即時檢驗(point-of-care testing,POCT)產品,此外,操作時需破碎容器封口,存在割傷等風險。
綜上所述,提供便于分裝和精確稱量的鱟試劑,對于簡化檢驗科人員的操作時間和提高POCT產品的便攜性和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實際需求,本發明提供一種鱟試劑凍干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凍干微球的硬度高、不易破碎掉屑,且穩定性高,便于后續進行自動化或者手動分裝、保存,所述制備方法簡單,能夠制備低含水量且活性高度均一的凍干微球。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鱟試劑凍干微球,所述鱟試劑凍干微球包括鱟的阿米巴細胞提取物和活性劑;
所述活性劑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甘露醇、棉子糖、聚乙二醇和甘氨酸。
本發明的鱟試劑凍干微球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較高的玻璃化溫度,能優先從蛋白質表面析出,使蛋白質溶液黏度升高從而阻止其他小分子(如糖及多羥基化合物)的結晶,具備促進鱟試劑成型以及保護活性的作用;乳糖能夠阻止蛋白質二級結構改變,對凍干處理過程中及儲存期內蛋白質的伸展和聚集具有顯著作用;甘露醇作為骨架劑,促進鱟試劑成型,還具備保護蛋白質活性的作用;棉子糖具備較高的玻璃化溫度、更低的引濕性且不具有還原性,能夠有效保護蛋白質活性;聚乙二醇能夠降低離子強度并抑制冷凍過程中pH值的劇烈變化,有效保護蛋白質活性;甘氨酸能夠抑制冷凍過程中pH值的劇烈變化并升高蛋白質塌陷溫度,同時提高冷凍期和儲存期蛋白質活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中同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甘露醇、棉子糖、聚乙二醇和甘氨酸,不干擾鱟試劑的檢測功能,且各組分間相互配合,促進鱟試劑成型,并提高成型后硬度,同時保護預冷期、凍干期以及儲存期鱟試劑的活性,從而使得鱟試劑凍干微球硬度高、表面光滑不易破碎掉屑,且穩定性高,便于后續進行自動化或者手動分裝、保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49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