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階段屈服型軟鋼阻尼器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1464.5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27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發明(設計)人: | 閤東東;苗啟松;王濤;周筍;李培;陳曦;解琳琳;周忠發;趙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4B1/98 | 分類號: | E04B1/98;E04H9/02;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4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階段 屈服 軟鋼 阻尼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分階段屈服型軟鋼阻尼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階段屈服型軟鋼阻尼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水平的連接底座(3)和豎向的耗能件,所述連接底座包括上下正對的兩個底座,所述耗能件位于兩個底座之間并且其上下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個底座上,
所述耗能件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屈服件(1)和第二屈服件(2),所述第一屈服件共分設兩部分,分別位于本體的縱向兩側并對稱設置,每部分均包括沿本體縱向成列設置的一組第一屈服單元組,第一屈服單元組縱向設有一列或者橫向并列設有兩排以上,每列第一屈服單元組包括一組第一屈服單元(4),每個第一屈服單元(4)均包括彎曲型軟鋼片(41)和上下兩端分別設置的第一定位裝置(42),所有第一屈服件的彎曲型軟鋼片(41)均平行設置,所述第一定位裝置(42)與連接底座(3)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屈服件(2)集中設置在本體的中央、兩側第一屈服件(1)之間,所述第二屈服件(2)包括沿本體橫向成一排設置的一組第二屈服單元組,該排第二屈服單元組包括一組第二屈服單元(5),每個第二屈服單元(5)均包括剪切型軟鋼片(51)和上下兩端分別設置的第二定位裝置(52),所有第二屈服件的剪切型軟鋼片(51)均平行設置,所述第二定位裝置(52)與連接底座(3)固定連接,
所述彎曲型軟鋼片(41)沿本體橫向設置,所述剪切型軟鋼片(51)沿本體縱向設置,
所述第一屈服件單元組的設置列數與第二屈服單元組中的第二屈服單元的設置個數相同并且縱向一一對應,
所述第一定位裝置(42)包括水平的第一定位板(421)和豎向的第一連接螺栓(422),所述第一定位板(421)沿本體橫向設置,所述彎曲型軟鋼片(41)垂直第一定位板(421)、沿第一定位板(421)居中設置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板(421)上、彎曲型軟鋼片(41)的兩側分別開有一組供第一連接螺栓連接的第一螺栓孔(43),所述連接底座(3)上對應第一螺栓孔(43)的位置也開有第一屈服單元連接孔(31),每側的第一連接螺栓(422)均依次穿過該側的第一螺栓孔(43)和第一屈服單元連接孔(31),固定連接第一定位裝置(42)與底座,
所述第二定位裝置(52)包括水平的第二定位板(521)和豎向的第二連接螺栓(522),所述第二定位板(521)沿本體縱向設置,所述剪切型軟鋼片(51)垂直第二定位板(521)、沿第二定位板(521)居中設置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板(521)上、剪切型軟鋼片(51)的兩側分別開有一組供第二連接螺栓連接的第二螺栓孔(53),所述連接底座(3)上對應第二螺栓孔(53)的位置也開有第二屈服單元連接孔(32),每側的第二連接螺栓(522)均依次穿過該側的第二螺栓孔(53)和第二屈服單元連接孔(32),固定連接第二定位裝置(52)與底座,
所述第一螺栓孔(43)均為圓孔,
所述彎曲型軟鋼片(41)的板體形狀為平面形狀為X形或者三角形,所述板體上開有孔洞,所述孔洞為圓形、橢圓形、菱形或者條形,所述孔洞在板體上集中分布或者分散分布;
其施工步驟如下:
步驟一,計算模擬建筑物受到地震力時所需要布置的阻尼器的個數和尺寸;
步驟二,預加工組成阻尼器各個部件的鋼板;
步驟三,將下側的連接底座(3)先放置在加工臺上;
步驟四,將彎曲型軟鋼片(41)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側的第一定位板(421)上組成第一屈服單元(4),然后在第一定位板(421)上開第一螺栓孔(43),對應連接底座上開有的第一屈服單元連接孔(31),然后將所有的下側第一定位板(421)按設計位置排列在下側的連接底座(3)上,然后將第一連接螺栓(422)穿過第一屈服單元連接孔(31)和第一螺栓孔(43)并先將下側的部件均與下側的連接底座緊固;
步驟五,將剪切型軟鋼片(51)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側的第二定位板(521)上組成第二屈服單元(5),然后在第二定位板(521)上開第二螺栓孔(53),對應連接底座上開有的第一屈服單元連接孔(31),然后將下側第二定位板(521)按設計位置排列在下側的連接底座(3)上,然后將第二連接螺栓(522)穿過第二屈服單元連接孔(32)和第二螺栓孔(53)并先將下側的部件均與下側的連接底座緊固;
步驟六,將上側的連接底座(3)蓋在各個第一屈服單元(4)和第二屈服單元(5)的上側,然后將第一連接螺栓(422)對應第一屈服單元連接孔(31)緊固使其與上側連接底座連接,將第二連接螺栓(522)對應第二屈服單元連接孔(32)緊固使其與上側連接底座連接;
步驟七,工廠加工完畢后,運輸至施工現場;
步驟八,然后將各個阻尼器按設計放置在建筑物層間設計位置,并將連接底座與建筑物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46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