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61326.7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11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葛輝;周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雷格姆海洋石油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01 | 分類號: | E21B4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偉 |
| 地址: | 215631 江蘇省蘇州市金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 系統 中的 平衡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包括:基座,在基座上固定設置有一根矯直螺桿,矯直螺桿與基座相垂直,在矯直螺桿上螺紋連接有連接管,在連接管的頂端固定設置有十字傳動頭,在十字傳動頭轉動設置有承重板,在承重板上固定連接有管件支承斗,在管件支承斗的頂部開設有相互對齊的卡槽。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整體結構簡單,能夠與管匯系統中的管件實現快速對接,能夠快速而精確得對整體高度進行微調,并且還具有較高的支撐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深水高端裝備領域,尤其涉及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
背景技術
水下生產設施的國產化是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的重大戰略之一。隨著各大石油公司對深水油氣資源的勘探開采,作為深水油氣田開發的主要模式之一的水下生產系統得到廣泛應用。水下生產系統包括水下井口、采油樹、管匯、跨接管、水下控制系統、臍帶纜和海底管線等。水下生產系統將采油樹、管匯、井口控制系統以及一部分工藝設備放置在海床上進行油氣開采,避開使用深水隔水導管的難題,并可以方便地將一些較分散的油藏回接到現有的生產設施上,從而避免建造新的平臺設施。可以說在當今的深水,甚至是超深水油氣田開發中,水下生產系統的開采手段已經成為了最經濟,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水下生產系統是深水油氣開發的重要手段之一,水下管匯又是水下生產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組件是調整水下管匯系統和對接連接器的關鍵功能組件。目前管匯系統的固定及連接器對接是靠設計固定尺寸和位置定位來實現的,在出現特殊情況或施工環境發生變化時調整范圍較大,施工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快速連接安裝、方便調節、且具有足夠支撐強度的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包括:基座,在基座上固定設置有一根矯直螺桿,矯直螺桿與基座相垂直,在矯直螺桿上螺紋連接有連接管,在連接管的頂端固定設置有十字傳動頭,在十字傳動頭上設置有軸承,在十字傳動頭上套裝有承重板,在承重板上設置有軸承孔,十字傳動頭上的軸承與承重板上的軸承孔相適配,十字傳動頭向上伸出于承重板,在向上伸出于承重板的十字傳動頭上設置有卡簧,在承重板上固定連接有管件支承斗,在管件支承斗的頂部開設有相互對齊的卡槽,在管件支承斗的底部設置有定位孔,在承重板上設置有定位凸臺,管件支承斗上的定位孔套裝在承重板上的定位凸臺上,管件支承斗與承重板之間通過螺栓相連,管件支承斗安裝在承重板上不會干涉到十字傳動頭。
進一步的,前述的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其中,在基座、矯直螺桿、連接管、十字傳動頭、軸承、承重板、卡簧、管件支承斗及螺栓上均噴涂有耐腐油漆。
進一步的,前述的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其中,在承重板上螺紋連接有上翼緣,在上翼緣上沿著圓周均勻間隔設置有若干螺紋孔,在上翼緣上噴涂有耐腐油漆。
進一步的,前述的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其中,在矯直螺桿的頂部螺紋連接有一塊擋板,擋板的外沿不小于矯直螺桿的外徑。
進一步的,前述的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其中,連接管與矯直螺桿之間的連接結構為:在連接管上開設有貫穿連接管上下端的倒凸形通孔,在倒凸形通孔的小孔徑段中設置有與矯直螺桿的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倒凸形通孔中小孔徑段中的內螺紋與矯直螺桿的外螺紋螺紋連接,倒凸形通孔中大孔徑段不與矯直螺桿相接觸。
進一步的,前述的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其中,十字傳動頭的下端套裝在倒凸形通孔的大孔徑段中,并且十字傳動頭抵靠在連接管的頂端,十字傳動頭的下端與連接管之間通過四個螺栓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前述的水下管匯系統中的平衡機構,其中,在倒凸形通孔的大孔徑段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泄壓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雷格姆海洋石油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雷格姆海洋石油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32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