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的試驗模型土錘擊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1280.9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45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發明(設計)人: | 甘旭東;紀文棟;安曉宇;晉亞斐;李建東;王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鳳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試驗 模型 土錘擊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自動的試驗模型土錘擊裝置,包括底座、立桿和手柄,立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的中央,手柄固接在立桿的上端,在立桿上套裝有與其轉動連接的螺旋套,在螺旋套的外表面上設有螺旋槽和豎直槽,豎直槽和螺旋槽兩端分別連接,螺旋套的上端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連接,電機設有控制系統,控制系統、電機和傳動機構均安裝在手柄上;在螺旋套上套裝有C型套筒,C型套筒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在C型套筒上套裝有重錘,在重錘的套裝孔內設有導向塊,導向塊通過銷軸與重錘連接,導向塊與銷軸轉動連接,銷軸與重錘固接;導向塊穿過C型套筒的開口滑動裝配在豎直槽和螺旋槽內。本發明能夠精確、快速地完成模型土的制作,能夠降低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工試驗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全自動的試驗模型土錘擊裝置。
背景技術
在土工模型試驗中,地基模型土的制備方法及均勻性對試驗效率和結果的準確性有直接影響。使用現場土或模型土制作地基模型時,一般需要控制地基模型土的密度。制作流程是提前在模型箱中畫出水平線,然后計算所需模型土的質量并稱出,然后通過相應的辦法錘擊在模型箱中,錘擊過程中需要控制模型土的最終高度與畫線齊平。傳統的擊錘是由底部平板、立桿和手柄組成的,這種擊錘的夯擊能量固定,且模型制作完全靠人力夯擊,勞動強度大,會造成模型土各處的密度不同,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全自動的試驗模型土錘擊裝置,該裝置能夠精確、快速地完成模型土的制作,能夠降低勞動強度。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自動的試驗模型土錘擊裝置,包括底座、立桿和手柄,所述立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中央,所述手柄固接在所述立桿的上端,在所述立桿上套裝有與其轉動連接的螺旋套,在所述螺旋套的外表面上設有螺旋槽和豎直槽,所述豎直槽和所述螺旋槽兩端分別連接,所述螺旋套的上端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連接,所述電機設有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所述電機和所述傳動機構均安裝在所述手柄上;在所述螺旋套上套裝有C型套筒,所述C型套筒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C型套筒上套裝有重錘,在所述重錘的套裝孔內設有導向塊,所述導向塊通過銷軸與所述重錘連接,所述導向塊與所述銷軸轉動連接,所述銷軸與所述重錘固接;所述導向塊穿過所述C型套筒的開口滑動裝配在所述豎直槽和所述螺旋槽內。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螺旋套上端的錐齒輪A和錐齒輪B,所述錐齒輪B與所述錐齒輪A嚙合,所述錐齒輪B由所述電機驅動,所述電機和所述錐齒輪B均安裝在所述手柄的內部。
所述控制系統包括與所述電機連接的電路板、與所述電路板分別連接的屏幕、設置鍵和開關鍵,所述屏幕、所述設置鍵和所述開關鍵分別安轉在所述手柄上,所述電路板安裝在所述手柄的內部。
所述C型套筒的下端嵌固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手柄垂直套裝在所述立桿上端,二者之間設有周向限位結構,所述手柄通過鎖母鎖固在所述立桿上。
所述底座采用正方形結構。
該裝置的所有部件都是采用不銹鋼材質制成的。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應用螺旋傳動機構,通過電機驅動螺旋套旋轉將導向塊提升至豎直槽頂部,然后釋放,進而使與其連接的重錘自動上提,然后自由下落,通過設置錘擊的速度和次數實現全自動錘擊模型土,能夠降低勞動強度,減少人工。由于重錘每次上升的高度相同,可以保證各處的錘擊能一致,進而保證各處土體的密度相同,提高了模型土的制作質量。并且重錘可以更換,能夠實現不同的錘擊能,進而可以實現不同密度模型土的制備。綜上所述,本發明通過轉動的螺旋套帶動重錘,實現重錘的上升和自由落體的往復運動,能夠精確、快速地完成設定密度模型土的制備工作,并且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節省時間,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底座和立桿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未經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28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