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支持sidelink通信中資源復用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1240.4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81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發明(設計)人: | 鄭建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興易聯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W4/40 | 分類號: | H04W4/40;H04W72/0446;H04W72/044;H04W72/566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朱穆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支持 sidelink 通信 資源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記載了一種用于支持sidelink通信中資源復用的方法和系統,在具有sidelink業務發送需求時,向基站請求sidelink資源;接收基站基于綜合評估業務需求分配的調度資源;在基站下發的頻域資源上進行數據傳輸;具有普通資源發送需求時,根據sidelink相關信道資源進行聯合功率控制;按照聯合功率控制計算得到的功率進行數據傳輸。通過計算普通信道和sidelink信道總功率,以及降低優先級較低信道的發射功率,從而實現時頻資源上共同復用的資源分配方式,使得系統滿足功耗以及效率的最優化。并且本發明提出了新型混合slot幀結構,使其滿足普通鏈路以及sidelink鏈路不同場景的覆蓋需求。并通過設計發送時延控制,根據時延進行幀結構自適應切換,保證解調性能以及鏈路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支持sidelink通信中資源復用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到移動網絡中,新的服務和應用層出不窮。移動數據流量的暴漲將給網絡帶來嚴峻的挑戰。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流量需求,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動通信網絡應運而生。5G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比有線互聯網要快,比先前的4G?LTE蜂窩網絡快100倍,并且具有較低的網絡延遲。目前,5G在車聯網與自動駕駛、遠程外科手術等領域的應用成果顯著。
全世界范圍內的無線連接數量正在經歷持續地高速增長,各種新的無線業務類型也大量涌現,例如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這些都對5G無線通信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G通信系統中定義了車與任何事物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V2X)的技術,設備到設備(device-to-device,D2D)、車與車(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車與行人(vehicle?to?pedestrian,V2P)通信或車與基建/網絡(vehicle?to?infrastructure/network,V2I/N)通信是終端設備(terminal?device)之間直接進行通信的技術,V2V、V2P以及V2I/N統稱為V2X。
在通信V2X場景下,5G系統采用了sidelink(側鏈路)技術用于終端之間的直接通信。由于終端與終端之間的通信以及終端與基站之間通信會同時存在,需要進行區分,以防止二者之間相互干擾。目前使用的sidelink資源與普通NR(New?Radio,被稱為新空口)資源通過時隙區分。但是,當sidelink業務不占滿整個slot(時隙)資源時,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資源利用率仍然較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用于支持sidelink通信中資源復用的方法和系統,以提高系統總體資源利用率。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支持sidelink通信中資源復用的方法和系統,對混合時隙上發送資源對應的各信道進行聯合功率控制,提出了新型混合幀結構,并設計發送時延控制,根據時延進行幀結構自適應切換,在頻域資源上實現sidelink資源復用,能夠有效提高系統總體資源利用率,同時保證解調性能以及鏈路穩定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支持sidelink通信中資源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具有sidelink業務發送需求時,向基站請求sidelink資源;
S2:接收基站基于綜合評估業務需求分配的調度資源;
S3:在基站下發的頻域資源上進行數據傳輸;
S4:具有普通資源發送需求時,根據sidelink相關信道資源進行聯合功率控制;
S5:按照聯合功率控制計算得到的功率進行數據傳輸。
可選地,步驟S2中的所述調度資源通過位圖bitmap指示相應時隙slot的類型,指示該slot是否用于sidelink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興易聯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興易聯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2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