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1080.3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39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發明(設計)人: | 王俊北;澎奎;金國法;馬龍;王水山;華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1B15/00 | 分類號: | B21B15/00;B21B1/088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何全陸 |
地址: | 24304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決 熱軋 過程 型鋼 下翼緣內 裝置 | ||
1.一種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設置在粗軋機后過橋(1)上,所述的H型鋼(2)以腹板水平狀態,通過下側的翼緣支承在過橋底板(5)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粗軋機后過橋(1)的出口處設置楔形矯正結構(3);在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在過橋底板(5)投影上,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朝向H型鋼(2)入口方向為尖端;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的兩側面形成向外凸起的弧面;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在H型鋼(2)出口處的寬度達到最大尺寸。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在H型鋼(2)出口處的寬度最大尺寸與H型鋼(2)下翼緣的標準尺寸相同。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的高度尺寸小于H型鋼翼緣從其側邊到腹板的深度尺寸。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通過緊固螺栓(6)固定在過橋底板(5)上。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H型鋼(2)的兩側分別設置過橋側導板(4),所述的過橋側導板(4)與過橋底板(5)通過緊固螺栓(6)連接;兩塊所述的過橋側導板(4)均與過橋底板(5)垂直;兩塊所述的過橋側導板(4)形成H型鋼(2)入口處的開口和出口處的開口,其入口處的開口尺寸大于出口處的開口尺寸。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橋側導板(4)出口處的開口尺寸大于H型鋼(2)兩個翼緣外表面距離尺寸。
7.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橋底板(5)安裝過橋側導板(4)的螺栓孔為腰形孔,其長度方向垂直于楔形矯正結構(3)的對稱平面。
8.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采用以其對稱平面對稱的兩塊對稱結構,采用調節絲桿(7)連接;所述的調節絲桿(7)采用兩端左右螺紋分別與兩塊對稱結構的螺紋孔配合連接;所述的調節絲桿(7)的兩個端部采用一字槽,或者十字槽,或者內六角結構。
9.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橋底板(5)安裝楔形矯正結構(3)的螺栓孔為腰形孔,其長度方向垂直于楔形矯正結構(3)的對稱平面。
10.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解決熱軋過程中H型鋼下翼緣內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橋底板(5)設有兩條導向凹槽(8)垂直于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的對稱平面,所述的楔形矯正結構(3)的兩塊對稱結構設置導向凸起(9)與所述的導向凹槽(8)滑動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08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