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規則確定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1075.2 | 申請日: | 2020-10-16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900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發明(設計)人: | 陳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晶晶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34;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14135 江蘇省無錫市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 人工智能 規則 確定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的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規則確定方法,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在本申請中,首先,基于目標匹配結果在第二目標數據庫中進行查找,得到目標安全等級信息,其中,第二目標數據庫中存在多個不同匹配結果與多個不同安全等級信息之間的對應關系,目標匹配結果的匹配度越高,對應的目標安全等級信息的安全等級越低;其次,基于目標安全等級信息在多個識別規則中確定出一個識別規則,作為目標識別規則,其中,目標安全等級信息的安全等級越低,對應的目標識別規則的識別精度越低,目標識別規則用于對目標人臉圖像進行識別。基于上述方法,可以改善現有的人臉識別中確定規則的過程中存在可靠度較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規則確定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對安全性需求提升的需求,現有技術中,采用了人臉識別技術進行驗證,即通過對人臉圖像進行采集以確定用戶是否為合法用戶(如將當前采集的人臉圖像與預先進行賬號注冊時保存的人臉圖像進行對比)。但是,經發明人研究發現,現有的人臉識別中存在可靠度較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人臉識別方法和人臉識別平臺,以改善現有人臉識別中存在可靠度較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人臉識別方法,應用于人臉識別平臺,所述人臉識別方法包括:
對待識別的目標圖像進行背景分割處理,得到目標背景圖像和目標人臉圖像,其中,該目標圖像基于對目標對象進行拍攝形成;
將所述目標背景圖像與第一目標數據庫中的每一幀參考圖像進行匹配度計算處理,得到目標匹配結果,其中,每一幀所述參考圖像基于歷史上進行人臉識別未成功時具有的背景圖像形成;
基于所述目標匹配結果在預先形成的多個識別規則中確定出目標識別規則,其中,每一個所述識別規則具有不同的識別精度;
基于所述目標識別規則對所述目標人臉圖像進行識別。
在上述基礎上,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人臉識別平臺,包括:
存儲器,用于存儲計算機程序;
與所述存儲器連接的處理器,用于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以實現上述的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人臉識別方法。
本申請提供的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人臉識別方法和人臉識別平臺,通過將待識別的目標圖像進行分割,得到目標背景圖像和目標人臉圖像,然后,基于通過目標背景圖像確定的目標識別規則對目標人臉圖像進行識別。如此,由于目標識別規則是基于目標背景圖像確定的,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直接基于固定的識別規則進行識別,可以提高識別的可靠度,從而改善現有人臉識別中存在可靠度較低的問題。
為使本申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人臉識別平臺的結構框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人臉識別方法包括的各步驟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申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申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申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晶晶,未經陳晶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0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