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海綿鈦還原生產中的低價鈦的回收再利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59679.3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16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鄧余紅;馮海;豐雷;李斗良;舒煜;黃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遵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34/12 | 分類號: | C22B34/12;C22B7/02 |
| 代理公司: | 遵義市岡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劉剛 |
| 地址: | 563000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海綿 還原 生產 中的 低價 回收 再利用 裝置 | ||
一種用于生產海綿鈦還原產生廢氣中的低價物的回收再利用裝置,包括高溫閥門、過濾器殼體、出氣管、蓋板和螺旋裝置;蓋板設于過濾器殼體頂部,二者之間設有密封墊B并由螺栓固定連接;高溫閥門設于過濾器殼體底部,二者之間設有密封墊A并由螺栓固定連接;出氣管設于過濾器殼體側上部;螺旋裝置設于過濾器殼體內部;螺旋裝置由螺旋葉片、無縫鋼管、封板和鋼板組成;螺旋葉片的坡角≥45°。本發明實現了海綿鈦還原時對未完全反應的低價鈦回收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節省了生產成本,減少排出的低價鈦堵塞尾氣處理的管道,降低維修人員的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綿鈦的生產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海綿鈦還原生產中的低價鈦的回收再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工業生產海綿鈦均采用克勞爾法,主要原材料是鎂、四氯化鈦、氬氣,鎂還原四氯化鈦方法是不斷向反應器內通入液體四氯化鈦,四氯化鈦與熔融狀態下的鎂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主要生成海綿鈦和氯化鎂,為維持生產,需要定期排放氯化鎂。生產過程中,需要充入適當的氬氣保護,是防止反應器內進入空氣污染產品,必須保持反應器內壓力在正壓下進行,壓力不能過高,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生產,四氯化鈦遇高溫便氣化,與熔融狀態下的鎂反應是放熱反應,但加料速度波動大,使反應器內的壓力過高時需要泄壓;在排放氯化鎂前也需要泄壓,泄壓次數多,特別在還原加料生產的后期非常頻繁,每生產1爐海綿鈦,大約需要泄壓80次以上。
泄壓主要是排出四氯化鈦氣體、氬氣和未完全反應的低價鈦,低價鈦未回收再利用,造成了資源浪費。部分低價鈦被風機抽入尾氣淋洗,低價鈦沉降在尾氣管道系統中,隨著生產時間延長,管道易堵,必須拆除清洗,工作量極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在海綿鈦還原生產過程中,排出的低價鈦堵塞尾氣處理的管道,不但增加維修人員的工作量,且造成低價鈦資源浪費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生產海綿鈦還原產生廢氣中的低價物的回收再利用裝置,包括高溫閥門1、過濾器殼體3、出氣管4、蓋板6和螺旋裝置7;
所述蓋板6設于過濾器殼體3頂部,二者之間設有密封墊B5并由螺栓固定連接;
所述高溫閥門1設于過濾器殼體3底部,二者之間設有密封墊A2并由螺栓固定連接;
所述出氣管4設于過濾器殼體3側上部;
所述螺旋裝置7設于過濾器殼體3內部;
所述螺旋裝置7由螺旋葉片7.1、無縫鋼管7.2、封板7.3和鋼板7.4組成;
所述螺旋葉片7.1的坡角≥45°。
本發明具體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發明實現了海綿鈦還原時對未完全反應的低價鈦回收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節省了生產成本,減少排出的低價鈦堵塞尾氣處理的管道,降低維修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高溫閥門、2-密封墊A、3-過濾器殼體、4-出氣管、5-密封墊B 、6-蓋板、7-螺旋裝置。
圖2是本發明中螺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7.1-螺旋葉片、7.2-無縫鋼管、7.3-封板、7.4-鋼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就此理解為本發明所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凡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修改、替換和變更,均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如圖圖2所示,一種用于生產海綿鈦還原產生廢氣中的低價物的回收再利用裝置,包括高溫閥門1、過濾器殼體3、出氣管4、蓋板6和螺旋裝置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遵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遵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96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