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河涌智能清污系統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59593.0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96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程香菊;周新民;代如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河涌監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E02B15/10 | 分類號: | E02B15/10;E02B15/06;H02J7/35;G06T7/00;G06T7/10;H04N7/18;H04N5/33;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曉靜 |
| 地址: | 51064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系統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河涌智能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涌智能清污系統設置有:
雙層截污網;
雙層截污網水面部分是塑料浮筒式活動攔污柵,水下部分是細紗網與半開導流管槽,細紗網垂直懸掛在塑料浮筒式活動攔污柵上;
雙層截污網以V字形安裝在河涌里,雙層截污網以V字形的V字底部安裝有自動打撈設備;
自動打撈設備頂端固定有太陽能發電系統,自動打撈設備上固定有智能化視覺監測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河涌智能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開導流管槽30度全線開口,開口處與細紗網無縫連接,懸掛在最下方。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智能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打撈設備設置有左右浮體、編程邏輯控制系統、垃圾打撈傳送帶、垃圾回收箱;
垃圾打撈傳送帶與垃圾回收箱相適配,垃圾打撈傳送帶上安裝有布滿細縫的打撈板,整個傳送帶通過齒輪與電動機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智能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發電系統設置有充電接口模塊、儲電池模塊、開關模塊、紅外感應模塊、太陽能模塊、控制器模塊、電量檢測模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智能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視覺監測裝置設置有信息采集模塊、中央處理模塊、遠程無線傳輸模塊和控制實施模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河涌智能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塊包括紅外攝像頭和溫度變送器,紅外攝像頭和溫度變送器均與中央處理模塊相連;中央處理模塊分別與太陽能發電系統和控制實施模塊相連。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涌智能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浮筒式活動攔污柵與固定樁連接,固定樁設置解脫機構,解脫機構中plc控制系統與移動端控制APP連接。
8.一種如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河涌智能清污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涌智能清污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傳送帶上安裝有布滿細縫的打撈板,整個傳送帶通過齒輪與電動機連接,使得傳送帶在系統的指令下,把水下水上的大小漂浮物打撈到到垃圾回收箱內;當垃圾裝滿時,會通過大數據系統進行預警預報;
紅外攝像頭用于采集垃圾傳送入回收箱前的圖像,溫度變送器用于采集河水的溫度信息中央處理模塊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分割處理,并與垃圾傳送入回收箱前的圖像進行對比,監測出漂浮污染物的數量和類型,并把監測數據遠程無線傳輸模塊反饋給在線河涌垃圾監測大數據系統;同時向所述的控制實施模塊發送控制信息,控制實施模塊根據收到的控制信息進行打撈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河涌監測中心,未經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河涌監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959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