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采用裝配式外墻掛板結構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58747.4 | 申請日: | 2021-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065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董有;鞠樹森;齊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筑福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E04F19/04;E04F13/22;E04B1/7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墻 保溫 部位 采用 裝配式 板結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采用裝配式外墻掛板結構及施工方法,包括外墻掛板、掛件、龍骨、有保溫勒腳泛水板。針對既有建筑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嚴重受損的整面墻體,將勒腳部位有損壞的整面墻體的保溫層、裝飾板等進行全部鏟除、清理后,在基層墻體勒腳部位的適當位置安裝有保溫勒腳泛水板,通過ST4.8×45自攻螺釘固定在勒腳部位的龍骨上;所述勒腳部位的龍骨與掛件采用ST4.8×45自攻螺釘進行固定;所述的掛件外掛裝配式外墻掛板;所述的龍骨與基層墻體間采用保溫材料進行保溫。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采用裝配式外墻掛板結構及施工方法,屬于公共建筑改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外墻外保溫材料受到板材質量、施工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造成既有建筑外墻外保溫板材的脫落、空鼓的安全隱患,使建筑外墻外保溫材料的使用壽命不能滿足要求。目前,發明了一種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采用裝配式外墻掛板結構及施工方法,來解決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外墻外保溫勒腳脫落、空鼓等諸多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采用裝配式外墻掛板結構及施工方法,針對既有建筑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的空鼓、脫落等嚴重缺陷進行整體修復的固定方式,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采用裝配式外墻掛板結構及施工方法,包括外墻掛板、掛件、龍骨、有保溫勒腳泛水板。其特征在于:針對既有建筑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嚴重受損的整面墻體,將勒腳部位有損壞的整面墻體的保溫層、裝飾板等進行全部鏟除、清理后,在基層墻體勒腳部位的適當位置安裝有保溫勒腳泛水板,通過ST4.8×45自攻螺釘固定在勒腳部位的龍骨上;所述勒腳部位的龍骨與掛件采用ST4.8×45自攻螺釘進行固定;所述的掛件外掛裝配式外墻掛板;所述的龍骨與基層墻體間采用保溫材料進行保溫。
進一步地,所述的有保溫勒腳泛水板壁厚為1.6mm,安裝圓孔尺寸為Φ6。
進一步地,所述的有保溫勒腳泛水板離地面散水距離應大于10mm。
進一步地,所述的外墻掛板四周全部開槽,外墻掛板的底部凹槽與掛件采用裝配式安裝。
進一步地,所述的有保溫勒腳泛水板與龍骨固定的ST4.8×45自攻螺釘固定數量不應少于2個,錨固強度不小于2kPa。
進一步地,所述的勒腳部位龍骨為鍍鋅方管,截面尺寸為50mm×40mm×3mm。
進一步地,所述的掛件材質為Q235-A,表面熱鍍鋅處理,鍍鋅層厚度為80μm。
上述一種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采用裝配式外墻掛板結構及施工方法,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步驟一:預先制作完成掛件、龍骨、有保溫勒腳泛水板,準備好自攻螺釘;
步驟二:對既有建筑勒腳部位外墻外保溫及裝飾板進行全部鏟除、清理后,并對勒腳部位的墻面進行找平;
步驟三:根據實際情況,出具相應的外墻掛板、掛件、龍骨、有保溫勒腳泛水板、自攻螺釘等的數量;
步驟四:將勒腳部位的龍骨固定在基層墻體上,并粘貼保溫材料;
步驟五:將掛件與龍骨用自攻螺釘連接;
步驟六:在掛件上安裝裝配式外墻掛板、將外墻掛板底部凹槽插入掛件上。
有益效果:
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采用裝配式外墻掛板結構及施工方法,施工簡單、安全可靠。安裝完成后的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具有防水、抗沖擊、保溫隔熱、裝飾性強、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該方法也是外墻外保溫整體修復方法性價比較高方法之一。
附圖說明
圖1為外墻外保溫勒腳部位采用裝配式外墻掛板結構立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筑福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筑福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87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