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綜采工作面過構造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治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57811.7 | 申請日: | 2021-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74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蔡長輝;沐俊衛;王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宿州市金鼎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劉汪丹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作面 構造 破碎 超前 加固 治理 方法 | ||
1.一種綜采工作面過構造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分析并確定工作面內構造賦存狀態,并繪制綜采工作面傾向和走向的網格式地質剖面圖;
步驟二:在網格式地質剖面圖基礎上,制訂過構造技術方案;
步驟三:在過構造技術方案基礎上,根據構造影響范圍確定加固范圍;
步驟四:選擇加固材料;
步驟五:在步驟三的加固范圍和步驟四的加固材料基礎上,設計注漿工藝、施工注漿鉆孔、下管護孔和嚴密封孔,并確定注漿時機,在注漿時機范圍內注入步驟四中的加固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采工作面過構造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分析內構造賦存狀態包括以下方法:
S1:物探成果資料結合井下工程實揭資料綜合分析工作面內構造賦存狀態;
S2:實施井下鉆探探查;
物探成果資料包括地面高密度三維地震、精細解釋、井下坑透和槽波;
所述S1中方法的優先度大于S2中方法的有限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采工作面過構造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網格式地質剖面圖包括若干個平行工作面和若干個垂直工作面,若干個平行工作面之間的間隔為9-12m,若干個垂直工作面之間的間隔為25-35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采工作面過構造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制訂過構造技術方案的基礎還包括煤層頂板巖性、煤層底板巖性和歷史生產經驗;
過構造技術方案包括工作面回采層位、挑頂幅度、剎底幅度和起始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采工作面過構造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的加固范圍包括松散煤體和松散巖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采工作面過構造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的注漿時機包括以下范圍:
A1:綜采工作面回采支承壓力影響范圍外注漿,包括工作面回采前實施和超前工作面200米之外實施;
A2:綜采工作面回采支承壓力影響區注漿,支承壓力影響區注漿距回采工作面30-50米時提前施工;
A1的優先度大于A2的優先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采工作面過構造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漿工藝包括淺孔注漿工藝和深孔注漿工藝;
淺孔注漿工藝包括雙排布置和三排布置,雙排布置和三排布置的孔深均為5-8m,孔徑為38-45mm,注漿壓力為3-5MPa;
深孔注漿工藝中的注漿孔與過構造破碎帶的間距為3-5m,且注漿孔的孔徑為75mm、94mm和113mm中的任一種,注漿孔的孔口端封孔處理,封孔深度為10-20m,注漿壓力為10-15MPa。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采工作面過構造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材料采用JD-WJF-1型無機加固封堵材料,且加固材料的水灰比為0.3-0.4: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宿州市金鼎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宿州市金鼎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781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自動接線盒安裝設備
- 下一篇:一種鞍座調節桿調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