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主動平衡訓練模塊及動態平衡訓練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57413.5 | 申請日: | 2021-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15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馬明;田東林;魏良國;朱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綠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22/00 | 分類號: | A63B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強 |
| 地址: | 210008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主動 平衡 訓練 模塊 動態平衡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主動平衡訓練模塊及動態平衡訓練系統,涉及康復器械技術領域,包括底板和平臺,所述平臺設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平臺和所述底板之間設置有絲桿組件、驅動機構、若干彈性組件,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絲桿組件傳動連接,所述絲桿組件與所述彈性組件沿所述絲桿組件的軸向滑動連接。本發明的驅動機構帶動絲桿組件旋轉,絲桿組件沿軸向滑動壓縮彈性組件,進行阻尼調節。本發明在使用時能夠對阻尼進行調節,避免訓練者因不適應而受到損傷,使訓練者能夠持續進行訓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康復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主動平衡訓練模塊及動態平衡訓練系統。
背景技術
平衡控制是一種復雜的運動,人行走和站立、以及各種動作都依賴于正確的平衡能力才能順利完成。人體姿勢平衡的維持是個復雜的過程,依賴于中樞系統對視覺、本體感覺和前庭覺信息的協調和對運動效應器的控制,幾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視覺系統提供周圍環境信息、身體運動和運動方向等信息,尤其是在本體感覺受到破壞時,視覺系統發揮重要作用。位于關節、肌腱和肌肉部位的本體感受器,傳遞與身體即時姿勢有關的狀態信息。而前庭覺則是傳遞維持平衡、以及機體與周圍環境相關的信息,如傳遞加速度和頭部在空間的位置等信息,再由前庭運動系統調節眼位保持清晰的視覺,調節有關骨骼肌張力,保持頭位及正確姿勢。
據統計,我國腦血管病、帕金森病、顱腦外傷、脊髓損傷年發病率逐年增加。這些疾病和損傷會造成平衡功能障礙乃至殘疾。而平衡功能障礙是主要致殘因素。多個循證醫學證據表明,包括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在內的訓練是改善功能的重要方式。
現有的平衡訓練產品主要針對站姿訓練,分為被動適應型和主動適應型兩類產品,被動適應型產品自帶動力系統,通過電力驅動踏板的輕微擺動帶動訓練者進行適應性訓練,在訓練者平衡感較差或力量不足時容易受到損傷,主動適應型產品自身不帶驅動,是通過訓練者自身調整重心來促使踏板向訓練計劃的方向傾斜,目前動態平衡訓練產品踏板支撐結構不夠合理,容易導致踏板擺動時阻尼過小或過大,當踏板的擺動阻尼較小時,導致訓練者訓練時因不適應而受到損傷,當踏板的擺動阻尼較大時,因體力原因難以持續訓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主動平衡訓練模塊及動態平衡訓練系統,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實現主動訓練過程中的阻尼控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主動平衡訓練模塊,包括底板和平臺,所述平臺設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平臺和所述底板之間設置有絲桿組件、驅動機構、若干彈性組件,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絲桿組件傳動連接,所述絲桿組件與所述彈性組件沿所述絲桿組件的軸向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平臺的下端設置有法蘭,所述平臺的底部設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通過導向套與所述平臺連接,所述承重板的底部設置有若干重力傳感器,所述承重板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彈簧緩沖墊,所述彈簧緩沖墊與所述彈性組件的位置對應。
優選的,所述主動平衡訓練模塊還包括壓縮板,所述壓縮板為圓環狀,所述壓縮板設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彈簧壓縮電機,所述彈簧壓縮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電機鏈輪,所述絲桿組件包括絲桿、絲桿鏈輪和絲桿螺母,所述絲桿鏈輪設置在所述絲桿的上端,所述絲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轉動連接,所述電機鏈輪與所述絲桿鏈輪通過第一鏈條傳動連接,所述絲桿螺母套設在所述絲桿上并與所述絲桿螺紋連接,所述彈性組件包括支撐桿和導向軸,所述導向軸的上端由所述支撐桿的下端伸入所述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外側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桿上端的彈簧套相抵,所述彈簧的下端與所述壓縮板相抵,所述壓縮板與所述絲桿螺母固定連接,所述導向軸的下端穿過所述壓縮板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綠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綠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74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