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電耐高溫聚酰亞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56985.1 | 申請日: | 2021-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607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娜;柯紅軍;汪東;尹先鵬;許曉洲;辛穎;王國勇;李麗英;張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特種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L79/08 | 分類號: | C08L79/08;C08K9/12;C08K7/06;C08K3/04;C08J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邱曉鋒 |
| 地址: | 10007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電 耐高溫 聚酰亞胺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導電耐高溫聚酰亞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導電織物預制體和導電聚酰亞胺樹脂體系;所述導電織物預制體的表面負載納米導電植絨體;所述導電聚酰亞胺樹脂體系中包含導電填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耐高溫聚酰亞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導電植絨體為包括金屬納米線、碳納米管、金屬納米棒、納米短纖維在內的線狀納米材料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耐高溫聚酰亞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填料為石墨烯、碳納米管、MXene、金屬納米線、金屬納米粒子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
4.一種導電耐高溫聚酰亞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靜電植絨法制備表面負載納米導電植絨體的導電織物;
利用聚酰亞胺樹脂對所述導電織物進行浸膠處理,得到導電織物預制體;
制備含導電填料的聚酰亞胺樹脂混合溶液;
利用所述聚酰亞胺樹脂混合溶液和增強纖維制備聚酰亞胺預浸料;
將所述導電織物預制體與所述聚酰亞胺預浸料混合并固化,得到導電耐高溫聚酰亞胺復合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靜電植絨法制備表面負載納米導電植絨體的導電織物,包括:將占織物2~10wt%的納米導電植絨體均勻鋪覆于下極板,將織物置于上極板,在高電位差作用下將納米導電植絨體垂直引入織物表面,得到表面導電負載均勻的導電織物。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電植絨法通過控制植絨電壓和時間控制植絨面密度,植絨電壓為20~50kV,時間為5~20s,織物表面的納米導電植絨體為2~10g/m2。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所述浸膠處理后,所述導電織物預制體的含膠量為3~7%。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含導電填料的聚酰亞胺樹脂混合溶液,包括:按重量份數,將熱固性聚酰亞胺樹脂50~100份,導電填料0.1~5份,以及有機溶劑100~200份進行配比混合,溶解形成均勻的聚酰亞胺混合溶液體系。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亞胺預浸料為單向預浸料或織物預浸料,通過濕法輥筒纏繞法或者溶液法預浸工藝制備。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導電織物預制體與所述聚酰亞胺預浸料混合,是將所述導電織物預制體插入所述聚酰亞胺預浸料內部或者鋪覆于所述聚酰亞胺預浸料表面;混合后導電織物預制體的體積百分含量控制在5%~20%;混合后樹脂的重量占比為30%~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特種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未經航天特種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698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溫度可控的二氧化碳電解裝置
- 下一篇:標準單元庫的特征提取的方法與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