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采用氣田多口多壓力集輸系統(tǒng)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55834.4 | 申請日: | 2021-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28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龔貽斌;魯小輝;侯小兵;李宗鑫;黃遠明;陳光亮;王有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化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三機分公司;中石化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5/16 | 分類號: | F04D25/16;F04D25/06;F04D27/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澤洲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氣田 多口多 壓力 系統(tǒng) 方法 | ||
1.一種采用氣田多口多壓力集輸系統(tǒng)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主動渦輪(1)和從動渦輪(2),
S1.?在高壓氣源(7)的管路上設置主動渦輪(1),利用高壓氣源推動主動渦輪(1)轉動;
在低壓氣源(8)的管路上設置從動渦輪(2),利用從動渦輪(2)給低壓氣源增壓;
主動渦輪(1)與從動渦輪(2)之間通過傳動機構連接,以使主動渦輪(1)帶動從動渦輪(2)旋轉;
S2.?將主動渦輪(1)的氣路出口和從動渦輪(2)的氣路出口連接至總氣源出口(10);
總氣源出口(10)還與中壓氣源(9)連接,在中壓氣源(9)的管路設有第三壓力傳感器(20);
在主動渦輪(1)的出口設有第一壓力傳感器(18),在從動渦輪(2)的出口設有第二壓力傳感器(19);
還設有高壓輔助電機(13),高壓輔助電機(13)通過高壓離合器(14)與主動渦輪(1)連接;
還設有低壓輔助電機(17),低壓輔助電機(17)通過低壓離合器(16)和單向聯軸器(15)與從動渦輪(2)連接;
S01.?若第一壓力傳感器(18)的數值低于第三壓力傳感器(20)的數值,則啟動高壓輔助電機(13)增大高壓氣源(7)上主動渦輪(1)出口處的壓力,使之與中壓氣源(9)的管路壓力一致;
S02.?若第二壓力傳感器(19)的數值低于第三壓力傳感器(20)的數值,則啟動低壓輔助電機(17)增大低壓氣源(8)上從動渦輪(2)出口處的壓力,使之與中壓氣源(9)的管路壓力一致;
S03.若中壓氣源(9)的第二壓力傳感器(20)的數值低于第一壓力傳感器(18)或第二壓力傳感器(19)的數值,則將中壓氣源(9)轉接入從動渦輪(2),然后執(zhí)行S01或S02;
通過以上步驟實現氣田多口多壓力集中輸入到壓縮機,且輸出到總氣源出口(10)的壓力均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氣田多口多壓力集輸系統(tǒng)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傳動機構為傳動軸;
或者所述的傳動機構為定比例增速傳動機構或無級變比例增速傳動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氣田多口多壓力集輸系統(tǒng)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從動渦輪(2)為多個,多個從動渦輪(2)之間通過傳動機構連接,以傳遞扭矩;
每個從動渦輪(2)單獨設置在每個低壓氣源(8)的管路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采用氣田多口多壓力集輸系統(tǒng)的方法,其特征是:各個從動渦輪(2)之間的傳動機構上設有離合器(12);
主動渦輪(1)與從動渦輪(2)之間的傳動機構上設有離合器(12)。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采用氣田多口多壓力集輸系統(tǒng)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主動渦輪(1)的兩端設有旁通管路(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氣田多口多壓力集輸系統(tǒng)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從動渦輪(2)出口的位置設有單向閥(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氣田多口多壓力集輸系統(tǒng)的方法,其特征是:還設有高壓輔助電機(13),高壓輔助電機(13)通過高壓離合器(14)與主動渦輪(1)連接;
在主動渦輪(1)的出口設有第一壓力傳感器(18)。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采用氣田多口多壓力集輸系統(tǒng)的方法,其特征是:還設有低壓輔助電機(17),低壓輔助電機(17)通過低壓離合器(16)和單向聯軸器(15)與從動渦輪(2)連接;
在從動渦輪(2)出口的位置設有第二壓力傳感器(1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化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三機分公司;中石化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石化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三機分公司;中石化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583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