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斗軸軸向孔的自動鉆孔組合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54563.0 | 申請日: | 2021-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27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少陽;黃炳煌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聯駿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41/00 | 分類號: | B23B41/00;B23B39/16;B23B47/00;B23Q3/08;B23Q7/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田南聯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58 | 代理人: | 莊俊佳 |
| 地址: | 3623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向 自動 鉆孔 組合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的是一種斗軸軸向孔的自動鉆孔組合機,包括進出料臺、轉盤加工臺以及鉆孔機,轉盤加工臺上沿順時針方向設置有若干個加工工位,進出料臺與加工工位相配合輸送連接,鉆孔機與加工工位相對應配合設置,進出料臺上設置有斗軸夾運裝置,斗軸夾運裝置用于將斗軸垂直放置輸送到加工工位上,以及將加工工位上完成加工的斗軸進行夾取轉移輸送,加工工位上配合裝設有斗軸固定裝置。本發明還同時披露了一種斗軸軸向孔的自動鉆孔組合機的使用方法。本發明不僅可以實現斗軸的上料、下料的自動化操作,而且實現三個工位同步進行加工生產,使引孔與鉆孔工序可以同步進行,進一步地降低加工難度和提高鉆孔加工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斗軸加工生產設備的設計與生產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斗軸軸向孔的自動鉆孔組合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斗軸是挖掘機的一種重要的零部配件,在斗軸的加工生產過程中,一般都需要對斗軸進行鉆孔加工處理,而鉆孔有兩種,一種是軸向孔,一種是徑向孔,傳統的生產加工方式是,工作人員先對斗軸進行夾設固定,然后通過操作控制臺鉆,人工完成斗軸孔的鉆孔加工,傳統加工生產方式存在以下缺點:1、人工操作工作量大,加工精度和穩定性不高;2、設備的自動化加工生產水平較低,人工成本高;3、鉆孔加工過程的工序較長,生產效率低下。
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斗軸鉆孔裝置(授權公告號CN 209021276U),該技術方案通過設置轉盤、夾持裝置和臺鉆,實現斗軸的夾持固定和自動鉆孔,提高設備的鉆孔加工的自動化水平。但是,該鉆孔加工設備在應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1、上述設備的上、下料需要操作人員手動裝設,由于斗軸是實心體的金屬加工件,不僅體積大,重量也很大,同時外表光滑,工作人員在上下料的過程中不僅工作量大,操作較為不便,而且搬運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上述設備的加工工序與傳統的手工加工的工序一樣,需要較長的加工生產時間,同時,由于是直接鉆孔,當尺寸規格較大的斗軸在鉆孔時,由于沒有進行引鉆孔的鉆設,其直接鉆設的鉆孔精度和質量就會存在一定的偏差,降低加工精度的穩定性。
3、上述設備的斗軸采用的是套筒固定,由于加工過程中斗軸的規格尺寸較多,需要不同的套筒才能適應加工的需求,所以,在應用過程中較為不便,且更換也不方便,實用性較差,實際應用價值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的是一種斗軸軸向孔的自動鉆孔組合機及其使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點。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斗軸軸向孔的自動鉆孔組合機,包括進出料臺、轉盤加工臺以及鉆孔機,所述轉盤加工臺上沿順時針方向設置有若干個加工工位,所述進出料臺與所述加工工位相配合輸送連接,所述鉆孔機與所述加工工位相對應配合設置,該鉆孔機用于對加工工位上的斗軸進行軸向孔的鉆設,所述進出料臺上設置有斗軸夾運裝置,該斗軸夾運裝置用于將斗軸垂直放置輸送到加工工位上,以及將加工工位上完成加工的斗軸進行夾取轉移輸送,所述加工工位上配合裝設有斗軸固定裝置。
更進一步,所述斗軸夾運裝置包括支撐架、橫向桿、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夾具和驅動氣缸,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滑軌上配合滑動裝設有第一安裝滑座,所述橫向桿沿水平方向架設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滑座上,所述第一驅動電機驅動所述第一安裝滑座沿Y軸方向滑動設置;所述橫向桿上配合滑動裝設有第二安裝滑座,所述第二驅動電機與所述第二安裝滑座相驅動連接,該第二驅動電機驅動所述第二安裝滑座沿X軸方向滑動設置,所述夾具配合裝設在所述第二安裝滑座上,所述驅動氣缸與所述夾具驅動連接,該驅動氣缸用于驅動所述夾具進行夾合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聯駿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聯駿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45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