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應變光纖光柵傳感器、應力測量系統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52692.6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47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傅海威;尤涌濤;王帥;常會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D5/26 | 分類號: | G01D5/26;G01B11/16;G01L1/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紅霖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變 光纖 光柵 傳感器 應力 測量 系統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種微應變光纖光柵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壓板(1)、下壓板(6)、測量光纖光柵(2)、支撐桿(4)、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上壓板(1)設置于下壓板(6)的上方并與下壓板(6)平行設置,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設置于上壓板(1)和下壓板(6)之間,第二套筒(10)套在第一套筒(9)的外部,第三套筒(11)套在第二套筒(10)的外部,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的上下兩端分別與上壓板(1)和下壓板(6)連接,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均為軸向能夠伸縮的彈性元件,第一套筒(9)的上端與上壓板(1)連接,第一套筒(9)的下端與下壓板(6)之間留有預設距離,支撐桿(4)的下端與下壓板(6)連接,支撐桿(4)的上端伸入第一套筒(9)內,測量光纖光柵(2)設置于第一套筒(9)內,測量光纖光柵(2)的上端通過懸臂梁(7)與支撐桿(4)連接,測量光纖光柵(2)的下端通過懸臂梁(7)與第一套筒(9)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應變光纖光柵傳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筒(9)的外壁設有補償光纖光柵(8),補償光纖光柵(8)沿第一套筒(9)的長度方向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應變光纖光柵傳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筒(10)上設有波紋管段(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應變光纖光柵傳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三套筒(11)上設有向外凸出的弧形段(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微應變光纖光柵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5)為半圓弧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應變光纖光柵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光纖光柵(2)呈壓縮狀態。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微應變光纖光柵傳感器,其特征在于,上壓板(1)和下壓板(6)均為圓心板,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均為圓柱狀,上壓板(1)、下壓板(6)、支撐桿(4)、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同軸設置。
8.一種應力測量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光源、光譜儀、計算機和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微應變光纖光柵傳感器,激光光源與測量光纖光柵(2)輸入端連接,測量光纖光柵(2)的輸出端與光譜儀連接,光譜儀與計算機連接。
9.權利要求8所述應力測量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過程:
激光光源輸出激光,耦合進光纖后,傳播到測量光纖光柵(2),在測量光纖光柵(2)反射一定的中心波長信號;當外界對上壓板(1)和下壓板(6)施加應力后,測量光纖光柵(2)周期發生變化,通過光譜儀分析,獲取測量光纖光柵(2)波長漂移量的大小,進而得出外界微應力的大小。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應力測量系統還包括補償光纖光柵(8),補償光纖光柵(8)設置于第一套筒(9)的外壁并沿第一套筒(9)的長度方向布置;激光光源與補償光纖光柵(8)輸入端連接,補償光纖光柵(8)的輸出端與光譜儀連接;
光譜儀通過接收補償光纖光柵(8)波長漂移量的大小,消除因溫度變化而引起的外界微應力的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石油大學,未經西安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269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