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業廢棄地的生態修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51761.1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49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重慶;曹亦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9C1/08 | 分類號: | B09C1/08;B09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吳利芳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業 廢棄 生態 修復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業廢棄地的生態修復方法,屬于礦山生態修復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礦業廢棄地修復方法存在成本高、不可持續以及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該生態修復方法包括:步驟1、將廢棄生物質進行破碎并進行水熱碳化,對水熱碳化產物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固態水熱碳和水熱碳液;步驟2、將固態水熱碳加入到營養液中進行富營養化,得到富營養化水熱碳;步驟3、將富營養化水熱碳、吸水性礦物、生物大分子、吸水劑單體、交聯劑和誘發劑混合并進行聚合反應,得到改良劑;步驟4、將改良劑加入到礦業廢棄地土壤中,種植植物以進行生態修復。本發明利用廢棄生物質制備出綠色高效的改良劑,提供了一種環境友好、可持續性的礦業廢棄地生態修復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山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業廢棄地的生態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數量巨大多種礦物被開采。礦物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礦業廢棄地,例如退化礦山場地和礦物加工尾礦。礦業廢棄地成因很多,包括剝離表土堆積而成、巖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形成、尾礦堆積形成、受采礦影響而無法利用開發的土地等。礦山開采造成生態破壞的關鍵是土地退化,即廢棄地土壤理化性質變壞、養分丟失及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增加。場地改良是礦業廢棄地修復的重要環節。
礦業廢棄地修復的措施包括:①異地取土措施,在不破壞異地土壤的前提下,移取異地土壤到廢棄地,在土壤上種植植物,通過植物生長對受損場地進行生態修復;②場地增肥改良措施,添加有效物質,使場地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得到改良,促進植物生長,縮短植被演替過程,加快礦業廢棄地的生態重建。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第一種措施成本相對較高,并且需要大量的優質土壤,并且土壤移置后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生態修復,可能造成優質土壤的退化或污染。第二種措施一般通過添加一些化學養分,存在成本高、不可持續以及可能的二次污染等問題。因此,開發綠色環保的生態修復方法,對礦業廢棄地的生態重建和環境修復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生物碳是一種生物質碳化得到多孔、富碳的固體材料,作為改良劑具有改善土壤、提高作物產量的效果。然而,生物碳自身的養分含量有限,并且并沒有顯著的保水效果,應用于礦山場地修復,例如礦業廢棄地,具有很大局限性。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的分析,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生態修復方法,用以解決現有礦業廢棄地修復方法存在成本高、不可持續以及可能的二次污染等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礦業廢棄地的生態修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廢棄生物質進行破碎,將破碎的廢棄生物質進行水熱碳化,對水熱碳化產物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固態水熱碳和水熱碳液;
步驟2、將固態水熱碳加入到營養液中進行富營養化,將富營養產物進行固液分離和干燥處理,得到富營養化水熱碳;
步驟3、將富營養化水熱碳、吸水性礦物、生物大分子、吸水劑單體、交聯劑和誘發劑充分混合并進行聚合反應,將生成的聚合產物進行清洗、干燥和破碎,得到改良劑;
步驟4、將改良劑加入到礦業廢棄地土壤中,種植植物以進行生態修復。
進一步地,在步驟1中,廢棄生物質包括秸稈、木屑、果皮、甘蔗渣、椰殼、竹子、落葉和牲畜糞便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在步驟1中,破碎后的廢棄生物質的粒徑小于0.074mm。
進一步地,在步驟1中,水熱碳化時,破碎的廢棄生物質與水的質量比為1:1-1:5;
水熱碳化溫度為160-320℃,水熱碳化時間為60-300min;
進一步地,在步驟1中,水熱碳液進行循環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17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