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51695.8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1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娟;綦艷;佘之蘊;周臣清;嚴家俊;楊純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廣州電氣安全檢驗所;廣東省試驗認證研究院;華安實驗室)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 | 分類號: | C12Q1/689;C12Q1/6851;C12Q1/06;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源性 唐菖蒲 霍爾 德氏菌 快速 檢測 方法 | ||
1.一種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聚合酶反應體系中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所述的反應體系中含有擴增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特異性引物對和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特異性探針;所述的擴增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特異性引物對包括: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
所述的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特異性探針是Taqman探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特異性探針具有選自以下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探針中間距5’端37bp 的位置處采用dSpacer修飾,dSpacer分子兩側的分別被熒光基團和淬滅基團取代,在探針的3’末端通過基團phosphate修飾。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基因采用FAM,所述淬滅基團采用BHQ1。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提取待測樣品的DNA;
S2.根據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序列組成合成特異性引物,與根據權利要求2的序列組成合成特異性探針;
S3.在反應管中進行擴增反應,同時利用熒光收集器收集熒光信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包括以下操作步驟:向裝有反應干粉的檢測單元管中加入40.9μL A Buffer、2.0μL上游引物(10μM)、2.0μL下游引物(10μM)、0.6 μL探針(10μM),最后加入2.0μL待測DNA樣本,再向檢測單元管蓋上加入2.5μL的Buffer,蓋上管蓋,上下顛倒充分混勻5-6次,低速離心10 sec,混勻后將檢測單元管放入熒光定量PCR儀中,開始檢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擴增程序為:熒光通道選擇FAM通道,反應程序:預熱37-41℃,35-48s,1-3個循環,不采集熒光信號;擴增37-41℃,25-35s,35-45個循環,采集熒光信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擴增程序為:熒光通道選擇FAM通道,反應程序:預熱39℃,40s,1個循環,不采集熒光信號;擴增39℃,30s,40個循環,采集熒光信號。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快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檢測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廣州電氣安全檢驗所、廣東省試驗認證研究院、華安實驗室),未經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廣州電氣安全檢驗所、廣東省試驗認證研究院、華安實驗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169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