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51667.6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4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孔凡鵬;趙雷;王家鈞;孫雪;宋亞杰;任麗萍;尹鴿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88 | 分類號: | H01M4/88;H01M4/9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智慧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貴金屬 催化劑 還原 催化 活性 熱處理 工藝 | ||
1.一種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咪唑源在常溫下進行攪拌分散,溶于甲醇溶劑中,得到咪唑源溶液;
步驟二、將金屬源在常溫下進行攪拌分散,溶于甲醇溶劑中,得到金屬源溶液,其中:所述金屬源為Fe源和Zn源,金屬源與咪唑源的摩爾比為1:2~6,Fe源在金屬源中的摩爾含量為3~9%;
步驟三、將步驟一和步驟二中的溶液混合在一起,進行水熱反應,得到未進行煅燒的Fe-N-C催化劑材料;
步驟四、將步驟三制得的催化劑材料進行離心分離和離心洗滌;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洗滌后的催化劑進行烘干;
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烘干后的催化劑材料進行充分研磨,并在惰性氣體氣氛下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方式為:先在200~500℃低溫保溫1~3h;然后在900~1100℃保溫1~3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源為咪唑、2-甲基咪唑和2-丁基咪唑的任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源溶液的濃度為0.01~0.2mol/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Fe源為FeCl3·6H2O或Fe(NO3)9·6H2O,Zn源為Zn(NO3)2·6H2O、Zn(OH)2或C4H6O4Zn,Fe源濃度為0.0001~0.001mol/L,Zn源濃度為0.005~0.05mol/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熱反應的時間為16~48h,溫度為60~12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分離的速率為10000~12000rad/min,離心時間為5~20min;離心洗滌的速率為10000~12000rad/min,離心時間為15~30min,洗滌3~4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洗滌的溶劑為去離子水、甲醇、乙醇中的任意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溫度為60~80℃,烘干時間為10~15h。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氣體為N2和Ar的任意一種,且惰性氣體的流速控制在5~15ml/min。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非貴金屬催化劑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溫保溫的升溫速率控制在1~10℃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166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