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真空管線中的廢氣處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51565.4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32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詩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有源工業廢物回收處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B01D53/04;B01D53/86;B01D53/64 |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達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何莎婕 |
| 地址: | 343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管線 中的 廢氣 處理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真空管線中的廢氣處理設備,其結構設有處理箱、檢修窗、支撐腳、放置柜,檢修窗活動連接在處理箱前端開口處,支撐腳焊接連接在處理箱底部,放置柜后端可拆卸安裝在處理箱左方外壁上,處理箱設有通電端、固定軸套、滑軌、箱體、排氣柜、過濾機構,固定軸套配合連接在通電端與過濾機構之間,排氣柜底部與過濾機構頂部嵌固連接,箱體右端設有滑軌,排氣柜焊接連接在箱體內部,本發明通過將真空管放入固定軸套內,借助通電端與過濾機構對其包裹固定,利用過濾機構內凈化裝置將真空管內廢氣進行抽出、吸附、分離等步驟再將處理后的氣體排出處理箱外,這樣可將真空管內的等離子廢氣進行一次凈化就可排出,保證了時效與時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真空管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真空管線中的廢氣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真空管是可適用于電力與電流領域的材料,是將管狀的玻璃制品內部放入導電材料通電后進行廢氣處理再進行密封,以利于內部電流的流通也可降低對內部的導電材料的損耗。
基于上述描述本發明人發現,現有的一種真空管線中的廢氣處理設備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
由于在進行廢氣處理時要將真空管內部的導電材料經過通電后,使其通電后管內材料放射出電等離子廢氣再進行處理,在對等離子廢氣進行處理時,電等離子廢氣是不可直接排到空氣內的,需進行二次凈化處理,增加了時長降低了時效。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一種真空管線中的廢氣處理設備,以解決現有的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一種真空管線中的廢氣處理設備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一種真空管線中的廢氣處理設備,其結構設有處理箱、檢修窗、支撐腳、放置柜,所述檢修窗活動連接在處理箱前端開口處,所述支撐腳焊接連接在處理箱底部,所述放置柜后端可拆卸安裝在處理箱左方外壁上。
作為進一步改良,所述處理箱設有通電端、固定軸套、滑軌、箱體、排氣柜、過濾機構,所述固定軸套配合連接在通電端與過濾機構之間,所述排氣柜底部與過濾機構頂部嵌固連接,所述箱體右端設有滑軌,所述排氣柜焊接連接在箱體內部,所述通電端、固定軸套設有四個且結構相同,所述過濾機構設有兩個且結構相同,呈上下串聯安裝在箱體內。
作為進一步改良,所述過濾機構由抽氣管口、第一流通外殼、吸附裝置組成,所述抽氣管口嵌固連接在第一流通外殼兩端,所述吸附裝置固定連接在第一流通外殼中心處,所述吸附裝置與抽氣管口配合流通,所述抽氣管口設有八個且對稱平均分布在第一流通外殼左右兩端。
作為進一步改良,所述吸附裝置包括第二流通外殼、分離器、海綿塊、活性碳層、吸附層、單向閥、抽氣裝置,所述分離器可拆卸安裝在第二流通外殼內部,所述海綿塊固定安裝在第二流通外殼兩側內壁上,所述吸附層固定安裝在分離器左右兩端,所述活性碳層設置在海綿塊與吸附層之間,所述單向閥對稱安裝在抽氣裝置左右兩端,所述抽氣裝置底部可拆卸安裝在分離器上方。
作為進一步改良,所述抽氣裝置設有被動柱、受力板、推動塊、動力底座、彈簧桿,所述被動柱頂部固定連接在受力板底部,所述推動塊與受力板配合連接,所述推動塊活動連接在動力底座前方,所述彈簧桿位于被動柱兩側且活動連接在受力板底部,所述被動柱材料為橡膠材質。
作為進一步改良,所述分離器包括安裝外殼、動力組、通風槽、限位柱、固定板、凈化裝置,所述通風槽嵌固連接在安裝外殼內部上方,所述動力組活動連接在通風槽下方,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在通風槽內部,所述限位柱通過固定板與凈化裝置固定連接,所述凈化裝置底部與動力組左端嚙合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良,所述凈化裝置由轉動柱、凈化端口、催化盤組成,所述轉動柱內部設有凈化端口,所述催化盤嵌固連接在轉動柱圓心處,所述凈化端口設有六個且內部存在著負離子材質,呈環形平均分布在轉動柱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有源工業廢物回收處理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有源工業廢物回收處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15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