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除草劑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50230.0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86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海琴;吳克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農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33/22 | 分類號: | A01N33/22;A01N43/22;A01P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聯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肖智斌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除草劑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除草劑,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計的如下組分:有效成分60?75%和輔料25?40%,有效成分包括重量比為3?5:1的氟吡甲禾靈和氟磺胺草醚,輔料包括水、第一助劑和第二助劑;所述水的含量按照重量百分比為3?5%,起到增加濕度的作用,提高氟磺胺草醚的作用效果,第一助劑按照重量百分比為10?22%,按照重量份包括表面活性劑2?4份、分散劑5?10份和增稠劑2?4份,降低除草劑的作用時間提高效率,第二助劑按照重量份包括復硝酚鈉5?10份和蕓苔素內酯5?20份加快農藥的降解,避免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復合除草劑。
背景技術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糧食作為人類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產生活中占有著重要的比重。
水稻作為我國的重要糧食作物,其產量直接關乎到民生甚至是國家安全,由于長期以來水稻田除草劑的單一化大面積使用導致出現越來越多的雜草抗藥性,造成稻田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抗藥性的出現和蔓延,大多數情況下,田中的雜草種類存在很大區別,單一品鐘的除草劑很難解決稻田所有雜草,連續使用多種除草劑容易產生抗藥性,抗蟲譜窄無法做到全面有效的保護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除草劑,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包含有效成分60-75%和輔料25-40%;所述有效成分包括重量比為3-5:1的氟吡甲禾靈和氟磺胺草醚;所述輔料包括水、第一助劑和第二助劑;所述水的含量按照重量百分比為3-5%,第一助劑按照重量百分比為10-22%,第二助劑按照重量百分比為10-20%;所述第一助劑按照重量份包括表面活性劑2-4份、分散劑5-10份和增稠劑2-4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第二助劑按照重量份包括復硝酚鈉5-10份和蕓苔素內酯5-20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表面活性劑為二苯乙基復酚聚氧乙烯醚、二苯乙基復酚聚氧乙烯醚、二苯乙基聯苯酚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酰胺聚氧乙烯醚和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組合。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分散劑為烷基萘磺酸鹽、聚羧酸酯鈉鹽和木質素磺酸鈉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組合。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增稠劑為丙二醇硬脂酸酯、三羥基硬脂酸甘油酯、鯨蠟豆蔻酯和季戊四硬脂酸酯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組合。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除草劑,該復合除草劑由有效成分和輔料組成,有效成分為氟吡甲禾靈和氟磺胺草醚的組合物,不僅對禾本科雜草進行有效清除,對闊葉雜草也有同樣的效果并且按照3-5:1的組合比,降低相互之間的拮抗作用;加入復硝酚鈉和蕓苔素內酯加快噴灑后的農藥實現降解避免污染土壤環境;使用二苯乙基復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劑、木質素磺酸鈉分散劑和丙二醇硬脂酸酯增稠劑,提高除草劑的作用效率,降低作用時間。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除草劑,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按照重量百分比包含有效成分60%和輔料40%;所述有效成分包括重量比為3:1的氟吡甲禾靈和氟磺胺草醚;所述輔料包括水、第一助劑和第二助劑,水的含量按照重量百分比為5%,第一助劑按照重量百分比為15%,第二助劑按照重量百分比為20%其中第一助劑按照重量份包括表面活性劑2份、分散劑5份和增稠劑2份。
優選地,第二助劑按照重量份包括復硝酚鈉5份和蕓苔素內酯5份,表面活性劑為二苯乙基復酚聚氧乙烯醚、二苯乙基復酚聚氧乙烯醚和二苯乙基聯苯酚聚氧乙烯醚的組合物,組合比為1:1:1,分散劑為烷基萘磺酸鹽和聚羧酸酯鈉鹽的組合物,組合比為2:1,增稠劑則選用丙二醇硬脂酸酯。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農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農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02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