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光束超分辨光學數據的寫入/讀出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50093.0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30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甘棕松;王端;劉紫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1C13/04 | 分類號: | G11C13/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華之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彭翠;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束 分辨 光學 數據 寫入 讀出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合作吸收雙光束超分辨光學數據的寫入/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一個存儲介質和一種用于寫入/讀出的數據陣列格式;
(2)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讀寫光在所述存儲介質上形成第一光斑,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讀寫光在所述存儲介質上形成第二光斑,所述第一光斑和第二光斑在所述存儲介質上發生部分重疊,重疊部分形成疊加光斑,該疊加光斑對應該數據陣列格式或該數據陣列格式中的一個數據點,以完成該數據陣列格式或該數據陣列格式中的一個數據點的一次性寫入;
(3)對步驟(2)寫入數據陣列格式的存儲介質在光照條件下進行讀出;其中照明光源將讀出的環境照亮以使探測器能夠接收所述存儲介質上數據點的輻射光,有數據記錄的地方將會輻射熒光或磷光,通過輻射光光強或波長的變化來對應數據點的有無;
所述存儲介質既能夠吸收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讀寫光,也能夠吸收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讀寫光,且該存儲介質只有被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出射的兩束光同時作用或先后作用后才能夠發生目標性質的改變;若只有其中的一束光對該存儲介質進行作用,其不能發生目標性質的改變;所述疊加光斑所在的區域能夠發生目標性質的改變,該疊加光斑的尺寸決定了該寫入/讀出方法的分辨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寫入/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完成該數據陣列格式或該所述數據陣列格式中的一個數據點的一次性寫入后,通過移動所述存儲介質相對于所述疊加光斑的相對位置,以進行下一次所述數據陣列格式或下一個數據點的寫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寫入/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斑為所述第一光源通過激光單點聚焦或投影在所述存儲介質上形成的第一光斑,所述第二光斑為所述第二光源通過激光單點聚焦或投影在所述存儲介質上形成的第二光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寫入/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激光單點聚焦在所述存儲介質上形成第一光斑和第二光斑的部分重疊以形成疊加光斑,該疊加光斑對應所述數據陣列格式中的一個數據點的寫入,通過移動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讀寫光光束和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讀寫光光束的位置或移動存儲介質的位置來實現該數據陣列格式中其他數據點在存儲介質上的寫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寫入/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讀寫光通過第一物鏡,經縮微至存儲介質上得到進入刻錄準備狀態的第一光斑;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讀寫光通過第二物鏡,經縮微至存儲介質上形成第二光斑,且與所述進入刻錄準備狀態的第一光斑發生部分重疊,形成疊加光斑,完成該數據陣列格式中一個數據點的寫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寫入/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投影在存儲介質上使所述第一光斑和第二光斑發生部分重疊以形成疊加光斑,以完成該數據陣列格式中一個數據點的寫入,然后通過移動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讀寫光的光束和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讀寫光的光束的位置,或移動存儲介質的位置來實現該數據陣列格式中其他數據點在存儲介質上的寫入;直至完成一個數據陣列格式的寫入;完成一個所述數據陣列格式的寫入后,移動所述存儲介質,進行下一個所述數據陣列格式的寫入;或
通過投影在存儲介質上使所述第一光斑和第二光斑發生部分重疊以形成疊加光斑,以完成該數據陣列格式的一次性寫入,然后通過移動存儲介質的位置來實現其他數據陣列格式在存儲介質上的寫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寫入/讀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第一光源出射的第一讀寫光依次通過第一圖案板和第一刻錄物鏡,經縮微投影至存儲介質上,得到進入刻錄準備狀態的第一光斑;第二光源出射的第二光束依次通過第二圖案板和第二刻錄物鏡,經縮微投影至所述存儲介質上形成第二光斑,且所述第二光斑與所述進入刻錄準備狀態的第一光斑發生部分重疊形成疊加光斑,完成該數據陣列格式的寫入或完成該數據陣列格式中一個數據點的寫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009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