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體信息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49869.7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48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韓東燃;李易真;劉一星;張佳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6H80/00 | 分類號: | G16H80/00;G16H5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 11651 | 代理人: | 湯雄軍 |
| 地址: | 102446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 信息處理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體信息處理系統,包括:用戶模塊,適于采集人體信息;醫生模塊,適于展現在用戶模塊采集的用戶的人體信息和/或該人體信息的處理信息;后端模塊,適于與用戶模塊與醫生模塊通信,以將來自用戶模塊的人體信息和/或該人體信息的處理信息發送給醫生模塊,其中:所述用戶模塊包括:可視化圖案提供模塊,用于在用戶模塊對應的屏幕上提供或顯示至少一種可視化圖案,所述至少一種可視化圖案包括第一圖案,第一圖案與多級呈現圖樣對應;感知?采集模塊,用于選擇可視化圖案以采集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一種人體信息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中醫藥(含民族醫藥)強調整體把握健康狀態,注重個體化,突出治未病,臨床療效確切,治療方式靈活,養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服務資源。中醫藥健康服務是運用中醫藥理念、方法、技術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活動,主要包括中醫藥養生、保健、醫療、康復服務,涉及健康養老、中醫藥文化等相關服務。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深入應用,移動智能設備在參與患者就診中發揮的作用逐漸顯著。醫院門診的就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導診,掛號,就診,結算拿藥。簡單的人機對話導診和在線掛號已經在醫院逐漸開展應用。目前的人機對話導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對用戶回復的關鍵詞進行后臺匹配;隨后系統回復相關聯問題;系統再根據用戶回復的信息排除不相關科室,并重復以上過程,最后經過層層篩選排除,給出最終推薦科室。而在線掛號系統主要通過目標醫院的掛號APP或小程序注冊個人信息;選擇目標科室和大夫,并確定就診時間。人機對話導診系統和在線掛號可以關聯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便捷了人們的生活,替代了掛號和導診中的部分人力資源和時間資源。
但在就診環節,對醫生而言,問診是了解病人身體和疾病發展情況的重要環節,對患者而言,向醫生訴說自己的病痛和需求是就醫的重要環節,而在現有門診病歷系統不能滿足患者想要詳述自身健康情況的需求,也不能滿足醫生希望快速準確了解患者病情并記錄的需求。傳統的醫患交流所需的時間成本與巨大的就診量形成強烈矛盾,容易誘發醫患關系緊張,甚至會發生醫療糾紛。從數據的利用程度而言,現有的門診病歷數據有90%以上都處于無利用的狀態,這是對數據資源的一種極大的浪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存在的技術問題的至少一個方面,提出本發明。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出了一種人體信息處理系統,包括:
用戶模塊,適于采集人體信息;
醫生模塊,適于展現在用戶模塊采集的用戶的人體信息和/或該人體信息的處理信息;
后端模塊,適于與用戶模塊與醫生模塊通信,以將來自用戶模塊的人體信息和/或該人體信息的處理信息發送給醫生模塊,
其中:
所述用戶模塊包括:
可視化圖案提供模塊,用于在用戶模塊對應的屏幕上提供或顯示至少一種可視化圖案,所述至少一種可視化圖案包括第一圖案,第一圖案與多級呈現圖樣對應;
感知-采集模塊,用于選擇可視化圖案以采集信息。
附圖說明
以下描述與附圖可以更好地幫助理解本發明所公布的各種實施例中的這些和其他特點、優點,其中:
圖1A-1D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用于癥狀信息采集的人體模型的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基于人體模型的癥狀采集的一個示例;
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基于人體模型的癥狀更新的一個示例;
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基于人體模型的癥狀采集的復位或重置的一個示例;
圖5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第一類可視化圖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醫藥大學,未經北京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98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