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強度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9715.8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53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郭領軍;徐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80 | 分類號: | C04B35/80;C04B35/84;C04B35/83 |
| 代理公司: | 西安凱多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王鮮凱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度 碳化硅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強度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采用12K T800的PAN基三維碳纖維預制體,等溫化學氣相滲透方法在碳纖維表面生長高織構熱解碳,高強纖維與高織構熱解碳的引入大大增加了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的彎曲強度,之后采用反應溶滲工藝,等溫化學氣相滲透法與反應溶滲工藝結合不僅減小了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孔隙率,使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的彎曲強度進一步增加,其彎曲強度可高達320?420MPa,同時降低了生產周期和制備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高強度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的體積密度為2.00-2.40g/cm3,彎曲強度為320-420MPa。
背景技術
由于碳/碳復合材料具有低密度、抗沖刷、耐燒蝕以及優異的力學性能,已被成功的應用于航天飛行器的熱端部件。但隨著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碳/碳復合材料無法滿足越來越苛刻的應用環境。因而急需改善碳/碳復合材料的性能。目前,常用的提高碳/碳復合材料的方法有:(1)涂層防護技術。即在碳/碳復合材料表面制備具有一定厚度、成分均勻且致密的涂層,在空氣氣氛下涂層內組成成分與氧反應形成一層穩定的玻璃膜,以實現對碳/碳復合材料的防護。(2)碳/碳復合材料自身改善。即改變預制體結構和熱解碳的微觀結構以實現碳/碳復合材料性能提高。(3)基體改性技術。即在碳/碳復合材料內引入抗氧化組元,在氧化氣氛下,抗氧化組元優先與氧反應,形成玻璃膜,進而對碳/碳復合材料防護。涂層防護作用有限,無法實現工程化應用。因此,可調整熱解碳微觀結構和抗氧化組元的引入,例如,引入高織構熱解碳和碳化硅,高織構熱解碳和碳化硅具有高的強度、抗燒蝕和抗沖刷性能,在氧化環境下碳化硅與氧優先反應形成二氧化硅玻璃膜對碳/碳復合材料進行防護。目前,常用制備碳基體的方法有前驅體熱解法和化學氣相滲透法。而常用制備碳化硅的方法有化學氣相滲透法、前驅體裂解法和反應溶滲工藝。在制備碳基體方法中,前驅體熱解法對碳纖維損傷小,但制備周期長;化學氣相滲透法制備的熱解碳性能優異且周期短,但對設備要求高。在制備碳化硅的方法中,化學氣相滲透法制備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強度高,抗氧化優異,但周期長且制備成本高。前驅體熱解法制備碳化硅,制備過程中對碳纖維損傷小,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強度高,但制備周期長,前驅體轉化率低且成本高;采用反應溶滲工藝制備碳化硅,其具有成本低、周期短且利于工程化應用,但該方法制備碳/碳-碳化硅復合材料強度較低。
文獻“張瑩,王雅雷,葉志勇,熊翔,陳招科,孫威,曾毅,低溫反應熔滲制備C/C-SiC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應用技術學報,2018,18(4):317-323.”采用低溫反應溶滲工藝制備C/C-SiC復合材料,但其彎曲強度僅為136MPa。
文獻“朱耘璣,邱海鵬,孫明,李秀倩,羅京華,C/C-SiC復合材料兩種制備工藝及材料性能.航空制造技術,2009,118-121.”采用粗糙層熱解碳為界面,分別采用反應溶滲工藝與聚合物前驅體浸漬裂解工藝制備出兩種C/C-SiC復合材料,其最大彎曲強度分別為155MPa和287MPa。該反應溶滲工藝在氮氣保護下負壓狀態下制備而得到的,因此對設備要求高制備成本有所增加,同時彎曲強度較低,其值為155MPa。聚合物前驅體浸漬裂解工藝制備的C/C-SiC復合材料彎曲強度較大,其值為287MPa,但是其制備周期長,前驅體轉化率低,成本高。
文獻“謝建偉.C/SiC復合材料的結構與力學性能.中南大學,2007.”分別采用化學氣相滲透法與反應溶滲法制備C/C-SiC復合材料,研究結果表明:化學氣相滲透法制備的C/C-SiC復合材料,最大彎曲強度為329MPa,而反應溶滲工藝制備的C/C-SiC復合材料,最大彎曲強度為131MPa。雖然化學氣相滲透法制備的C/C-SiC復合材料彎曲強度高,但工藝周期長。反應溶滲工藝制備的C/C-SiC復合材料彎曲強度低,但工藝周期短。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97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