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飛邊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49024.8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4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安泰英標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1/15 | 分類號: | B26D1/15;B26D5/08;B26D7/06;B26D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沈淼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邊機 | ||
本發明公開了飛邊機,包括支座、安裝在支座上的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平行間隔設置形成供開關盒移動的移動槽,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的下表面平齊,移動槽下方設置有支撐條,支撐條的上表面與第一L形板的下表面間隔設置;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的兩條直邊上均形成背向移動槽外凸的容納槽,每個容納槽內安裝有切邊組件,切邊組件包括動力電機、主軸、固定在主軸上的刀盤;主軸水平設置并垂直刀盤所在平面,刀盤沿徑向延伸的最大長度大于刀盤中心與支撐條的上表面之間的間距,刀盤靠近移動槽的端面對應第一L形板或第二L形板的內側面處于同一平面內,移動槽下方設置有帶動開關盒移動的驅動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開關盒生產領域,特別涉及飛邊機。
背景技術
開關盒上具有與插頭配合的插孔,開關盒的制作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進行,后續的插孔需要通過飛邊機進行沖壓形成。
但由于開關盒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其四個側面會形成多余的棱邊,該棱邊垂直側面向外側延伸,傳統的去除采用切邊機進行切除,其需要人工轉動先后將四個棱邊去除,操作繁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飛邊機,方便快速去除棱邊。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飛邊機,包括支座、安裝在支座上的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平行間隔設置形成供開關盒移動的移動槽,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的下表面平齊,所述移動槽下方設置有支撐條,所述支撐條的上表面與第一L形板的下表面間隔設置;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的兩條直邊上均形成背向移動槽外凸的容納槽,每個所述容納槽內安裝有切邊組件,切邊組件包括動力電機、與動力電機輸出軸固定的主軸、固定在主軸上的刀盤;所述主軸水平設置并垂直刀盤所在平面,所述刀盤沿徑向延伸的最大長度大于刀盤中心與支撐條的上表面之間的間距,刀盤靠近移動槽的端面對應第一L形板或第二L形板的內側面處于同一平面內,所述移動槽下方設置有帶動開關盒移動的驅動裝置。
本方案中,將開關盒放置在支撐條上,其中兩條相對的棱邊分別位于第一L形板的下表面與支撐條上表面之間的間隔內、第二L形板的下表面與支撐條上表面之間的間隔內,另外兩條相對的棱邊位于移動槽內,開關盒的兩條側邊基本與第一L形板、第二L形板抵接,當然也可以適當留一定間隙;驅動裝置帶動開關盒移動,開關盒經過移動槽的一條直邊后,經過切邊組件的切除,位于第一L形板的下表面與支撐條上表面之間的間隔內、第二L形板的下表面與支撐條上表面之間的間隔內的兩條棱邊被切除;當開關盒移動至移動槽的拐角,并向移動槽的另一直邊移動時,之前位于移動槽內的兩條棱邊分別進入第一L形板的下表面與支撐條上表面之間的間隔、第二L形板的下表面與支撐條上表面之間的間隔,隨著開關盒的移動,之后被切邊組件切除,完成整個開關盒棱邊的切除。本方案通過設置L形的移動槽以及切邊組件,開關盒經過移動槽后即可完成切邊工作,效率更高。
進一步的,每個所述切邊組件處安裝吸塵組件,所述吸塵組件包括風機、吸塵管,所述吸塵管的進口端設置在容納槽內。
在切邊的時候,會產生細小的粉末,通過吸塵管將粉末吸走,避免揚塵,污染工作環境。
進一步的,切邊組件還包括固定在容納槽內的抵接塊,所述抵接塊具有一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貼合刀盤或者主軸的側面。
抵接塊的設置防止刀盤在轉動過程中抖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安泰英標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安泰英標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902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晶圓級封裝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二次供水設備智能化泵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