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葉草保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8240.0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58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丹丹;蔣躍明;段學武;龔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
| 主分類號: | A23B7/02 | 分類號: | A23B7/02;A23B7/15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劉明星;朱聰聰 |
| 地址: | 51065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葉草 保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葉草保鮮方法。a、選擇無機械損傷及病蟲害的食葉草葉片;b、將食葉草葉片表面均勻的噴施保鮮劑,所述的保鮮劑含有丙酸,其濃度為質量百分數0.01%?0.5%;氯吡苯脲,其濃度為10?50ppm;腺苷三磷酸,其濃度為10?100ppm;c、再將保鮮處理后的食葉草晾干,放入鎖水透氣的功能包裝袋中,再放入1?甲基環丙烯,使其終濃度為1?30ppm,扎緊包裝袋,貯藏。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對食葉草進行貯藏保鮮,低溫條件下貯藏60天后,腐爛率減少了95%,葉片黃化率相對減少了95%;在常溫下可以貯藏10天,腐爛率減少了50%,黃化率相對減少了85%。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食葉草保鮮方法。
背景技術:
食葉草(Rumexpatientia L.×Rumex.tianschanicusA.LOS),又名“蛋白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蛋白質含量可高達4.5%,是大白菜、莧菜、菠菜、油菜中蛋白質含量的3.0、1.6、1.73和2.5倍,與大豆蛋白質含量相當,是一種植物蛋白的新來源;富含礦物質鉀,含量可達2805mg/100g,是菠菜中鉀元素含量(311.0mg/kg)的9.02倍;除此之外,食葉草含有8種必需氨基酸和生物活性物質超氧化物歧化酶,營養價值較高,具有成為新食品原料的潛力。
由于食葉草葉表面積大、容易失水、組織脆弱,采摘后容易造成機械損傷,呼吸強度大,運輸過程很容易萎蔫,發生黃化、腐爛等問題,導致貨架壽命縮短,但是當前還沒有很好的保鮮手段。目前,食葉草已在我國新疆、黑龍江、河北、廣東、廣西、內蒙等地大量種植。2021年1月8日年食葉草被批準為新食品原料,其功能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產量也逐年上升,那么高產的情況下,怎么才能減少食葉草的采后損失,研發一種食葉草的保鮮技術就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食葉草保鮮方法,它能控制好食葉草失水及衰老腐爛,安全高效。
本發明的食葉草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選擇無機械損傷及病蟲害的食葉草葉片;
b、將食葉草葉片表面均勻的噴施保鮮劑,所述的保鮮劑含有丙酸,其濃度為質量百分數0.01%-0.5%;氯吡苯脲,其濃度為10-50ppm;腺苷三磷酸,其濃度為10-100ppm;
c、再將保鮮處理后的食葉草晾干,放入鎖水透氣的功能包裝袋中,再放入1-甲基環丙烯,使其終濃度為1-30ppm,扎緊包裝袋,貯藏。
優選,所述的選擇無機械損傷及病蟲害的食葉草葉片是選擇晴天采收,無機械損傷及病蟲害的食葉草葉片。
優選,所述的鎖水透氣的功能包裝袋是厚度為0.03mm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包裝袋。
所述的貯藏優選是置于4℃或25℃下貯藏。
優選,所述的保鮮劑含有丙酸,其濃度為質量百分數0.05%;氯吡苯脲,其濃度為30ppm;腺苷三磷酸,其濃度為10~50pp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食葉草采后使其商品價值劣變主要存在兩種問題:微生物的入侵、葉片自身的氧化衰老導致的葉片腐爛和黃化。葉菜的腐爛主要是軟腐病、霜疫酶、黑腐病等。本發明中丙酸是一種安全高效的殺菌劑,針對葉菜中的細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1-甲基環丙烯,是一種乙烯抑制劑,可以明顯的延緩食葉草的衰老;氯吡苯脲可以延緩作葉片的衰老,同時加入腺苷三磷酸,補充葉片的自身的代謝能量。四種藥劑相輔相成,大大的提高食葉草的保鮮效果,而且四種藥劑在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11)中都允許使用,初步探索性的解決食葉草保鮮劑的保鮮問題。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對食葉草進行貯藏保鮮,低溫條件下貯藏60天后,腐爛率減少了95%,葉片黃化率相對減少了95%;在常溫下可以貯藏10天,腐爛率減少了50%,黃化率相對減少了85%。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未經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82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