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47622.1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34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賀維國;宋超業;孫國文;鄭際鏡;石開;李勇;馮慧平;李樂;陳翰;呂書清;苑澤斌;王之心;曹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00 | 分類號: | E21D11/00;E21D11/10;E21D11/38;E21D11/14;E21D21/00;E21F16/00;E21D1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25 | 代理人: | 孟福成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洞庫 離壁式被復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洞庫圍巖向洞庫內部依次設置的洞室初期支護結構層、空氣隔層以及防水保溫結構,所述防水保溫結構由輕鋼門架結構層和包覆于輕鋼門架結構層外側的防水保溫外層構成;所述防水保溫外層由設置于輕鋼門架結構層頂部的屋面板和設置于輕鋼門架結構層兩側的墻面板構成,所述屋面板和兩側墻面板分別由保溫材料制成,所述屋面板和兩側墻面板表面分別覆有防水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室初期支護結構層為緊貼布置于洞室圍巖表面的錨噴支護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隔層設置于洞室初期支護結構層和防水保溫結構之間,所述空氣隔層的側向寬度為60-80cm,頂部高度為120cm-15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隔層底部兩側的洞庫地面分別設置排水明溝,兩側排水明溝分別與多個縱向間隔設置的橫向排水管相連接,所述多個橫向排水管中間連接縱向排水管,所述縱向排水管分別與兩側的橫向排水管相貫通,形成整體的排水系統。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橫向排水管的縱向間距為5m,所述縱向排水管為玻璃鋼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采用輕質保溫材料制成,所述墻面板采用由水泥和發泡劑制成的輕質保溫隔墻板;所述屋面板表面設置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以形成屋面防水;墻面板外表面噴涂防水層,以形成墻面防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側墻面板底部分別設置有厚度為250mm的混凝土墻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輕型鋼架結構層上設有檢修門。
9.一種用于施工權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用于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洞庫洞室開挖并進行初期支護操作,形成錨噴支護層;
步驟二,預制輕鋼門架結構構件、屋面板及墻面板,并運輸至洞庫現場;
步驟三,現場安裝輕鋼門架結構層;
步驟四,現場施工排水明溝、混凝土墻基、橫向排水管、縱向排水管及地面;
步驟五,現場安裝屋面板、墻面板;
步驟六,現場施作屋面防水層、墻面防水層,洞庫的離壁式被復結構施工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762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