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馬達、驅動部件以及馬達的組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47176.4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49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慧;李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5/14 | 分類號: | H02K5/14;H01R39/38;H02K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田勇;陶海萍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達 驅動 部件 以及 組裝 方法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馬達、驅動部件以及馬達的組裝方法。馬達的電刷盤具有端子支承件,其在周向上位于刷握與扭力彈簧支承銷之間;扭力彈簧的第一端子抵接于電刷的端部,扭力彈簧的第二端子抵接于端子支承件,端子支承件的軸向端部到刷握的軸向端部在軸向上的第一距離小于扭力彈簧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軸向上的第二距離。由此,在扭力彈簧的第一端子接觸刷握的軸向端部(頂壁)時,第二端子能夠被端子支承件抵接,從而可以防止刷握的干涉,方便自動化作業。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機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馬達、驅動部件以及馬達的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有刷馬達一般具有電刷盤,該電刷盤搭載電子部件。在現有的電刷盤結構中,使用扭力彈簧支承電刷的尾部。其中扭力彈簧的一個端子抵接于電刷盤中的壁部,另一個端子抵接于電刷的尾部。
應該注意,上面對技術背景的介紹只是為了方便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說明,并方便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而闡述的。不能僅僅因為這些方案在本申請的背景技術部分進行了闡述而認為上述技術方案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
發明內容
但是,發明人發現:在現有電刷盤結構中,支承扭力彈簧的壁部的頂端與刷握頂壁之間的距離大于扭力彈簧兩個端子之間的軸向距離,在將扭力彈簧裝配于電刷盤時,由于刷握頂壁的干涉,該壁部無法在組裝(或安裝)過程中對端子進行抵接,需要使用組裝工具對扭力彈簧的一個端子固定后才能扭轉扭力彈簧的另一個端子。由此,組裝過程較為復雜,不利于自動化作業。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之一或其他類似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馬達、驅動部件以及馬達的組裝方法。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馬達,包括電刷盤,所述電刷盤具有扭力彈簧支承銷和容納電刷的刷握,扭力彈簧套設于所述扭力彈簧支承銷,所述電刷盤還具有:
端子支承件,其在周向上位于所述刷握與所述扭力彈簧支承銷之間;
所述扭力彈簧的第一端子抵接于所述電刷的端部,所述扭力彈簧的第二端子抵接于所述端子支承件,所述端子支承件的軸向端部到所述刷握的軸向端部在軸向上的第一距離小于所述扭力彈簧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軸向上的第二距離。
由此,在扭力彈簧的第一端子接觸刷握的軸向端部(頂壁)時,扭力彈簧的第二端子能夠被端子支承件抵接,從而可以防止組裝過程中刷握的干涉,并且不需要使用組裝工具對扭力彈簧的一個端子固定,方便自動化作業。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端子支承件的軸向端部在軸向上高于所述電刷的中央部。
由此,提高了端子支承件的軸向高度,防止彈簧端子的脫離。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刷盤還具有扼流線圈;所述扭力彈簧支承銷在周向上位于所述扼流線圈與所述刷握之間。
由此,能夠增加彈簧的扭力,提高彈簧的勢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扭力彈簧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端部和所述扭力彈簧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端部在周向上均比所述端子支承件更靠近所述電刷。
由此,能夠增加彈簧的扭力,提高彈簧的勢能。
在一些實施例,在以所述扭力彈簧支承銷為圓心、所述扭力彈簧的端子長度為半徑的范圍內,所述電刷盤的朝向軸向一側的樹脂高度不高于所述端子支承件的高度。
由此,能夠不干涉扭力彈簧的旋轉。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刷盤還具有凹部,所述扭力彈簧支承銷位于所述凹部內,所述凹部能夠容納所述扭力彈簧的一部分;所述端子支承件在軸向上高于所述凹部的邊沿。
由此,不影響彈簧的收納和組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71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資源指示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鋼包渣和中間包覆蓋劑取渣樣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