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硅冷卻臂的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7091.6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30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濤;倪克健;黃志穎;田玉祥;田顯東;吳文榮;戴亞平;孫立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B27/02 | 分類號: | B25B27/02;G21B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 地址: | 21510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冷卻 裝配 方法 | ||
1.一種面向硅冷卻臂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裝步驟如下:
S1,撐桿(2)的球頭預先設置在轉臺(5)的弧形槽(5-3)中;
S2,連軸(3)的第一部(3-1)插入到轉臺(5)的轉臺中心插入孔(5-2),連軸(3)的第二部貼合在圓盤本體(5-1)的上表面;
S2,將同軸器(4)套在連軸(3)上,撐桿(2)穿過同軸器(4)的徑向槽(4-3):
同軸器中心插入孔(4-2)依次穿過連軸(3)的第五部(3-5)、第四部(3-4),撐桿(2)穿過同軸器(4)的徑向槽(4-3);
連軸(3)的第三部(3-3)貼合在同軸器圓盤本體(4-1)的下表面;
S3,將撐桿限位器(1)套在連軸(3)上,撐桿(2)的凹陷(2-2)套設在撐桿限位器(1)的槽體的凸臺(1-2)上:
連軸(3)的第五部(3-5)插入到撐桿限位器(1)的空心圓盤體(1-1)的空心部中,連軸(3)的第四部(3-4)貼合撐桿限位器(1)的空心圓盤體(1-1)的下表面;
將各個撐桿(2)的凹陷(2-2)分別套設在撐桿限位器(1)的槽體的凸臺(1-2)上;
上述步驟S1-S3裝配而成的結構體為面向硅冷卻臂的二級分叉夾持力臂撐開器,其包括:撐桿限位器(1)、撐桿(2)、連軸(3)、同軸器(4)、轉臺(5);
撐桿限位器(1),包括:空心圓盤體(1-1)、若干個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均勻間隔設置在空心圓盤體(1-1)的外側周向;在放置槽中均設置有凸臺(1-2);
撐桿(2),包括:撐桿本體(2-1)、凹陷(2-2)、球頭(2-3),在撐桿本體(2-1)上設置有凹陷(2-2),球頭(2-3)設置在撐桿(2)的下端部;
連軸(3),包括順序連接固定的第一部(3-1)、第二部(3-2)、第三部(3-3)、第四部(3-4)、第五部(3-5);第一部(3-1)、第二部(3-2)、第三部(3-3)、第四部(3-4)、第五部(3-5)均為圓柱體,且第一部(3-1)、第二部(3-2)、第三部(3-3)、第四部(3-4)、第五部(3-5)的中心軸線重合;第二部(3-2)的圓截面半徑大于第一部(3-1)的圓截面半徑,第二部(3-2)的圓截面半徑大于第三部(3-3)的圓截面半徑;第三部(3-3)、第四部(3-4)、第五部(3-5),三者的圓截面半徑依次遞減;所述第五部(3-5)能夠插入到空心圓盤體(1-1)中;
同軸器(4),包括:同軸器圓盤本體(4-1)、同軸器中心插入孔(4-2)、若干徑向槽(4-3);徑向槽為直條型槽;同軸器中心插入孔(4-2)設置在同軸器圓盤本體(4-1)的中心部;徑向槽(4-3)在同軸器圓盤本體(4-1)上呈環形陣列分布,且徑向槽(4-3)的長度方向為同軸器圓盤本體(4-1)的徑向方向;連軸(3)的第四部(3-4)的形狀與同軸器中心插入孔(4-2)的形狀適配;
撐桿限位器(1)、同軸器(4)分別套設于在連軸(3)的第五部(3-5)、第四部(3-4)上;
轉臺(5),包括:轉臺圓盤本體(5-1)、若干弧形槽(5-3);弧形槽(5-3)呈環形陣列分布、環形陣列的中心為轉臺圓盤本體(5-1)的圓心;
撐桿(2)的球頭轉動設置于弧形槽(5-3)內,撐桿(2)穿過同軸器的徑向槽(4-3),撐桿(2)穿設在撐桿限位器(1)的放置槽中,且撐桿(2)的凹陷與撐桿限位器(1)的凸臺接觸;
轉臺(5)的弧形槽(5-3)的結構為:球頭(2-3)從弧形槽(5-3)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過程中,球頭(2-3)到轉臺(5)的圓心的距離單調遞增或者遞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面向硅冷卻臂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轉臺還包括:轉臺中心插入孔(5-2),轉臺中心插入孔(5-2)設置在轉臺圓盤本體(5-1)的中心部;連軸(3)的第一部(3-1)的形狀與轉臺中心插入孔(5-2)的形狀適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面向硅冷卻臂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撐桿限位器(1)的槽體的數量、所述撐桿(2)的數量、徑向槽(4-3)的數量、弧形槽的數量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面向硅冷卻臂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2-2)與所述凸臺(1-2)的形狀適配,所述凸臺(1-2)、所述凹陷(2-2)均為圓弧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面向硅冷卻臂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1-2)、所述凹陷(2-2)均為半圓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709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