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47025.9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85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樹紅;蘇開美;朱建華;張小雷;丁銘;張春華;李勇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飛 |
| 地址: | 650205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塊菌 生態 修復 資源 管護 恢復 方法 | ||
1.一種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包括:在野生塊菌菌塘生態大數據支撐下,通過測量被過度采挖破壞的塊菌菌塘土壤的理化性質和菌根的交配型比例;根據測量的結果,配制菌塘土壤改良基質,在當年11月至來年的2月施加到菌塘土壤中,改良菌塘土壤理化性質,同時輔于調節菌塘區域植被及地表腐質層厚度,修復塊菌發育的生態環境,加持科學管護和適時采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測量塊菌菌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
步驟二,測量塊菌菌塘土壤的酸堿度;
步驟三,確定塊菌菌塘土壤中塊菌菌根交配型基因的比例;
步驟四,測量塊菌菌塘區域植被的郁閉度;
步驟五,測量塊菌菌塘區域的地表腐質層厚度;
步驟六,添加發酵的有機質、熟石灰、石灰石和塊菌孢子液,配置成菌塘修復基質;
步驟七,利用林業撫育政策調整菌塘區域植被郁閉度和地表腐質層厚度;
步驟八,將配置的基質與菌塘區域的土壤翻混均勻;
步驟九,根據管護要求,禁止到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區域放牧、抓松毛和腐殖土;
步驟十,利用訓練有素的塊菌犬或塊菌豬進行適時采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塊的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測量塊菌菌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包括:以菌塘土壤有機質含量15-20%為標準,測算出每平方米菌塘需要施加窩堆發酵的有機肥量。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測量塊菌菌塘土壤的酸堿度,包括:以土壤酸堿度7.5為標準,測算出每平方米菌塘需要施加石灰石和熟石灰的量。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確定塊菌菌塘土壤中塊菌菌根交配型基因比例,包括:以MAT1-1-1和MAT1-2-1各占50%為標準,確定是否需要施加孢子液。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所述測量塊菌菌塘區域植被的郁閉度,包括:以郁閉度0.6-0.7為標準,通過撫育進行調節郁閉度。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所述測量塊菌菌塘區域的地表腐質層厚度,包括:以地表腐質層厚度3-5厘米為標準,通過撫育進行調節地表腐質層厚度。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六中,根據塊菌菌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酸堿度、塊菌菌根交配型基因的比例以及塊菌菌塘區域植被的郁閉度和地表腐質層厚度的測量結果,精確添加發酵的有機質、熟石灰、石灰石和塊菌孢子液,配置成菌塘修復基質。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成菌塘修復基質后,還包括:將配置的基質撒在菌塘區域然后用釘耙或其它翻混均勻。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塊菌菌塘生態修復及資源管護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十中,所述適時采收,包括:根據適時科學采收,始于立冬止于大寒,利用訓練有素的塊菌犬或塊菌豬進行采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未經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702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調節液壓傳動裝置
- 下一篇:達泊西汀雜質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