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對用于將流體材料分配到衣物上的設備的改進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46671.3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39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K·胡爾布魯克;S·卡特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犀牛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1/30 | 分類號: | B29C41/30;B29C41/36;B29L31/48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洪貴 |
| 地址: | 英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流體 材料 分配 衣物 設備 改進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沿著衣物的至少一個褶痕線施加流體材料的設備,使得當所述流體材料隨后固化并硬化時,褶痕線形式在衣物中保持更長的時間。該設備包括施加裝置,該施加裝置可以是其中提供一定量的所述流體材料的料筒的形式,或者是通過例如軟管或管道連接件被連接到施加裝置的流體材料供應的形式。施加裝置與安裝裝置的保持是通過接合結(jié)構(gòu)和接合裝置實現(xiàn)的,從而在接合時允許施加裝置和安裝裝置用作基本一體的單元,從而提高了沿褶痕線施加材料的精度。該設備包括引導裝置,該引導裝置可被適配以避免在褶痕線上的障礙,從而允許選擇該設備的不同的操作模式。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的本發(fā)明是對一種類型的設備的改進,該設備用于從其分配流體材料的線或帶,并且隨后流體材料固化或硬化。特別地,盡管不是必須排他地,本發(fā)明涉及沿著褶痕線施加流體材料,使得當流體材料已經(jīng)沿著褶痕線被施加時,流體材料隨后固化并硬化,從而與不施加流體材料的情況相比,用于使得褶痕在衣物中保持更長時間。
背景技術
流體材料的施加可以從與施加裝置一起安裝的料筒進行,或者施加裝置可以從流體材料的容器或桶中供應流體材料,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提供料筒。該設備特別用于沿著褲子或襯衫袖子中的褶痕線施加流體材料,但是可以與任何類型的衣物中的褶痕線一起使用。
所施加的流體材料通常被稱為樹脂,并且該樹脂通常在被施加到衣物上時一旦暴露于周圍環(huán)境條件就硬化,尤其是暴露于周圍環(huán)境中的濕氣時硬化。沿著褶痕線施加流體材料線是眾所周知的,并且申請人具有與之相關的數(shù)項授權(quán)專利和未決專利申請。當使用料筒時,料筒通常包括具有細長軸線的外部本體或殼體,并且在本體內(nèi)限定了容器,本體具有的軸線與料筒的縱向軸線相同或平行。在料筒內(nèi)設置有運動裝置,例如活塞,該運動裝置被設置為沿著容器移動,從而朝向出口孔迫使和引導保持在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流體材料。出口孔通常設置在料筒的與容器相連的一端,并成形為允許一定量的流體材料從那里連續(xù)地被施加為線或帶,同時容器中仍然有流體材料供應。出口孔可以以任何合適形狀的形式提供,例如狹槽或狹縫或圓形孔,并且可以根據(jù)要施加的流體材料的設置來選擇形狀。隨著從出口孔施加流體材料,在衣物和料筒之間存在相對運動,使得流體材料的線或帶沿著褶痕線的長度延伸。
在料筒的相對端,通常設置有進入孔,該進入孔允許加壓流體(最典型地是空氣)進入,并且空氣的壓力作用在與容器中的流體材料相反的一側(cè)上的活塞上,從而使活塞沿著容器移動,從而迫使流體材料離開出口孔。
在操作中,操作者需要執(zhí)行兩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引起衣物和出口孔之間的相對運動,流體材料通過出口孔而被沉積,并且最通常地,這是通過使用者這樣實現(xiàn)的:抓握施加裝置,并且沿著褶痕移動施加裝置,褶痕位于支撐表面上的凹槽中,從而使衣物的內(nèi)表面露出,并且樹脂線可以沿著褶痕施加到衣物的內(nèi)表面,褶痕位于大致V形或鷗翼形的凹槽中,并且凹槽用于將褶痕支撐和保持在適當位置,并有助于施加流體材料,使其定位成沿著褶痕線的底部而不是沿著褶痕的側(cè)壁。第二動作是通過機械和/或電氣控制裝置來控制加壓流體材料的供應,以便隨著沿著褶痕線發(fā)生相對運動使流體材料朝著施加裝置的出口孔移動。然后通常將衣物留在適當位置,直到流體材料在褶痕線上在適當位置硬化以保持褶痕線形狀。
為了幫助施加裝置沿著褶痕線以準確的方式移動,料筒或安裝裝置因而設有至少兩個滑架或滑板形式的引導裝置,這些引導裝置沿著同一軸線在料筒上設置在間隔開的位置處,并且可從施加裝置向外延伸,并且在一種形式中,這些引導裝置可形成在料筒上并作為料筒的一部分。這意味著在施加裝置和衣物的相對運動期間,所述滑板或滑架的自由端與衣物中的褶痕的底部一起定位,并因此位于支撐表面上的凹槽中,從而它們相對于運動方向在出口孔之前沿著褶痕滑動,以便引導施加裝置沿著褶痕的移動,并確保樹脂從出口孔沿著褶痕底部而不是通過其側(cè)壁被施加。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如果不提供這些滑架或滑板,則施加裝置的運動會偏離褶痕線,這意味著流體材料根本不沿著褶痕被施加,或者被施加到褶痕的一側(cè),這會導致在衣物中形成難看的褶痕線,并導致在質(zhì)量控制時衣物的報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犀牛褶有限公司,未經(jīng)犀牛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6671.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