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煤礦井下開采工作面三維模型還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6187.0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30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威;李權;馬勇超;席亞飛;朱朋飛;李紅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恒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E21F17/0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韓華;韓鵬程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鄭州市自***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 井下 開采 工作面 三維 模型 還原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井下開采工作面三維模型還原方法,S1,通過對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的動作部件進行掃描測量,獲取所述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的數字化信息;S2,在仿真軟件中,根據實際開采工作面建立三維虛擬空間模型;S3,在液壓支架的底座、連桿、尾梁、頂梁以及護幫板上安裝傾角傳感器,對液壓支架姿態信息進行采集;S4,主控計算機和支架控制器實時接收各傾角傳感器、紅外發射和紅外接收裝置、壓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軸編碼器、位置編碼器和電流檢測裝置所采集的數據;S5,將驅動數據與三維虛擬空間模型中的虛擬設備驅動數據點進行綁定,從而實時反映煤礦井下實際開采工作面的真實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炭開采自動化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煤礦井下開采工作面三維模型還原方法。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的無人化開采是煤炭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不僅可以提高煤炭開采效率,也為煤礦井下安全生產提供了重要保障。但要實現這一目標,仍然面臨諸多難點,其中對煤礦井下開采工作面設備狀態的感知并實時反饋,是該目標中的一項重要環節。目前,開采工作面多采用視頻監控系統,通過傳回的視頻信息實現對開采工作面運行狀況的檢測。然而,煤礦井下環境復雜,光線較弱,并且煤炭開采過程中粉塵、水霧較大,導致監控設備捕捉到的視覺信息清晰度較差,從而影響工作人員對工作面情況的判斷與監控。同時,由于開采工作面較長且需要檢測的關鍵信息較多,需要安裝足夠多的攝像頭才能滿足監控要求,這不僅提高了成本,也為后期清理維護帶來了額外的工作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煤礦井下開采工作面三維模型還原方法,以實現工作人員對開采工作面的遠程監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煤礦井下開采工作面三維模型還原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S1,通過對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的動作部件進行掃描測量,獲取所述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的數字化信息;利用Unity3D開發平臺數據仿真軟件對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的各動作部件進行三維還原,繪制出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的三維仿真模型;按照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的裝配規則及動作規則進行拼接,為各個所述動作部件提供相應的數據點接口,用以數據驅動各個動作部件;
S2,在Unity3D開發平臺數據仿真軟件中,根據實際開采工作面建立三維虛擬空間模型,在所述三維虛擬空間模型的坐標系中,依據所述實際開采工作面的需求添加虛擬液壓支架數量,并按照實際開采工作面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的實際空間位置進行擺放;依據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對邏輯結構進行設計,用以滿足后續數據驅動時的動作需求;
S3,在液壓支架的底座、連桿、尾梁、頂梁以及護幫板上安裝傾角傳感器,對液壓支架姿態信息進行采集;在液壓支架的立柱上安裝紅外接收裝置,通過與紅外發射裝置配合確定采煤機所在位置對應的液壓支架編號;在液壓支架立柱底端安裝壓力傳感器對頂梁壓力進行檢測;在所述底座中的推移千斤頂內部安裝位移傳感器,用以檢測推溜和移架距離;在采煤機機身和左右搖臂之間安裝軸編碼器,用以測量搖臂與采煤機機身之間的夾角;在采煤機機身中間部位安裝紅外發射裝置,通過其與所述紅外接收裝置相互配合確定采煤機位置;在采煤機和刮板運輸機連接處安裝位置編碼器,用以測量采煤機在刮板運輸機所提供的軌道上行走距離;通過電流檢測裝置檢測采煤機和刮板運輸機的工作電流;
S4,主控計算機和支架控制器實時接收所述各傾角傳感器、紅外發射和紅外接收裝置、壓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軸編碼器、位置編碼器和電流檢測裝置所采集的數據并進行去噪、計算處理,從而得到用來驅動三維虛擬空間模型的驅動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恒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鄭州恒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61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減反射防近紅外激光樹脂鏡片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樓板厚度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