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獨居人群的機器人智能情緒識別治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46010.0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90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田恩剛;梁國鈺;黃淦珂;許東輝;朱爽鑫;苗磊;王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F3/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獨居 人群 機器人 智能 情緒 識別 治愈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面向獨居人群的機器人智能情緒識別治愈方法,解決了獨居人群缺少陪伴,養寵物或者寵物機器人都難以做到陪伴和智能便捷兩全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通過情緒特征指標采集監測進行情緒初步判斷,再通過機器人本體進行使用者表情識別算法進行情緒類型進一步確認,并根據確認情緒類型作出對應交互動作對使用者進行治愈陪伴,本發明的一種面向獨居人群的機器人智能情緒識別治愈方法,能智能地對使用者進行情緒監測,可直接進行交互治愈陪伴,更加智能、實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寵物機器人,特別涉及一種面向獨居人群的機器人智能情緒識別治愈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如今空巢老人與獨居青年人數持續上漲,獨居人群長時間缺少照顧和陪伴,易感到孤獨,也可能出現多種心理問題;而養寵物雖然能給人們陪伴感,但也存在太多限制,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養寵物反而可能成為一種負擔。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寵物機器人也逐步應運而生,但目前智能電子寵物大多停留在人機交互層面,交互生硬,給使用者帶來的陪伴感不強,用戶體驗不佳,還有待改進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面向獨居人群的機器人智能情緒識別治愈方法,能智能地對使用者進行情緒監測,可直接進行交互治愈陪伴,更加智能、實用。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面向獨居人群的機器人智能情緒識別治愈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驟:
S1、使用者佩戴手環,手環的生理特征檢測模塊實時采集獲取使用者的脈搏信號,并根據脈搏信號計算設定的特征指標;
S2、手環進行實時采集監測,當檢測到使用者脈搏信號中設定特征指標超出平靜狀態下基準閾值時,通過特征指標分析子算法獲取使用者初步判斷情緒類型,并發送初步判斷情緒類型信息和情緒檢測請求信號至機器人本體;
S3、機器人本體的本體主控模塊接收獲取手環發送的情緒檢測請求信號,啟動機器人本體尋找使用者并通過攝像頭抓取拍攝使用者面部圖片,進行表情識別算法,根據表情識別結果匹配設定的識別情緒類型,并結合初步判斷情緒類型信息確認使用者當前情緒類型;
S4、機器人本體根據確認的使用者當前情緒類型,調用并執行對應治愈動作;
S5、間隔設定時長周期性進行特征指標分析判斷,若判定情緒類型維持,則持續執行治愈動作;若判定的情緒類型變化,則重新進行表情識別算法并切換執行對應治愈動作;若檢測到使用者恢復平靜狀態時,機器人恢復至初始狀態,以等待下一次表情識別及執行對應治愈動作。
作為優選,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手環實時對使用者的脈搏信號進行采集監測,能及時對使用者的情緒進行初步判斷,并且在檢測到情緒出現非平靜狀態時,能及時的再次通過機器人本體對使用者情緒類型進行二次識別確認;機器人本體能尋找跟隨使用者并通過表情識別算法確認情緒后,能智能的進行交互陪伴,執行對應治愈動作,實現智能、自動的檢測及交互,無需使用者發出指令后進行才可交互,能增強陪伴感和體驗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圖;
圖2為檢測確認使用者情緒類型的具體流程示意圖;
圖3為人形輪廓寬度變化趨勢示意圖;
圖4為人形輪廓判別流程圖;
圖5為機器人本體尋找跟隨使用者的運動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面向獨居人群的機器人智能情緒識別治愈方法,如圖1所示,包括有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60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