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傳輸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和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2759.8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91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莊志禹;何颯;華羽峰;黃怡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蕓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7/10 | 分類號: | H04L4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創同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純;張靖琳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傳輸 方法 系統 計算機 設備 介質 | ||
1.一種以太網中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第一通信終端和第二通信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流量,確定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和第二通信終端之間的多個信道的傳輸方向,所述多個信道采用有線傳輸媒介預先連接在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和所述第二通信終端之間;
在所述多個信道中,在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將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和第二通信終端之間的傳輸距離與至少一個預設閾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確定第一目標數據包在所述第一通信終端的第一重復發送次數,在所述第一通信終端根據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由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向所述第二通信終端傳輸相同的第一目標數據包;和/或
在所述第二通信終端將所述傳輸距離與所述至少一個預設閾值進行比較,根據所述比較結果確定第二目標數據包在所述第二通信終端的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在所述第二通信終端根據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由所述第二通信終端向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傳輸相同的第二目標數據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通信終端和第二通信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流量,確定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和第二通信終端之間的多個信道的傳輸方向包括:
基于由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向所述第二通信終端傳輸的數據傳輸流量與由所述第二通信終端向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傳輸的數據傳輸流量的比值,確定第一信道的個數與第二信道的個數,其中,所述第一信道中的數據傳輸方向為從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向所述第二通信終端,所述第二信道中的數據傳輸方向為從所述第二通信終端向所述第一通信終端,所述第一信道的個數大于或等于0,所述第二信道的個數大于或等于0,所述第一信道的個數和所述第二信道的個數之和等于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和所述第二通信終端之間的信道個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向所述第二通信終端傳輸相同的第一目標數據包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終端根據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在所述第一信道中重復發送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以使所述第二通信終端接收多個第一數據包,并將所述多個第一數據包通過糾錯算法處理,以獲得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
所述由所述第二通信終端向所述第一通信終端傳輸相同的第二目標數據包包括:
在所述第二通信終端根據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在所述第二信道中重復發送所述第二目標數據包,以使所述第一通信終端接收多個第二數據包,并將所述多個第二數據包通過糾錯算法處理,以獲得所述第二目標數據包。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閾值的個數大于或等于2。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在所述第一信道中重復發送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終端根據所述第一信道的個數和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計算得到第二重復發送次數,并將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以所述第二重復發送次數在所述第一信道中重復發送;
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在所述第二信道中重復發送所述第二目標數據包包括:
在所述第二通信終端根據所述第二信道的個數和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計算得到第三重復發送次數,并將所述第二目標數據包以所述第三重復發送次數在所述第二信道中重復發送。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通過以下方式確定:
在所述第一通信終端根據所述比較結果確定所述傳輸距離所屬于的距離區間,并在所述距離區間為預設的第N距離區間的情況下,確定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在所述第一通信終端的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為2的(N-1)次方,其中,N為正整數;
在所述第二通信終端根據所述比較結果確定所述傳輸距離所屬于的距離區間,并在所述距離區間為預設的第N距離區間的情況下,確定所述第二目標數據包在所述第二通信終端的所述第一重復發送次數為2的(N-1)次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蕓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蕓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275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