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立體高密度飼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2624.1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01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克學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城口縣摯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周濤 |
| 地址: | 4059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立體 高密度 飼養 方法 | ||
1.一種生物立體高密度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將封篩網的封篩板插入至插入間隙內使得塑料網貼近養殖區的一側;
拉開拉鏈,將長有嫩葉的枝條B沿著相鄰的側支架槽插入,嫩葉的枝條B卡入至側支架槽內不移位,同時側支架槽使得枝條B可以規整放置;
隔板選用不銹鋼板,將隔板匹配插入至排料窗口內;
從開口縫隙送入種蝸牛,然后拉上拉鏈;
預先準備好小車,在小車底盤上部邊緣一體固定分隔架,分隔架橫截面呈“Γ”狀,分隔架將小車底盤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設置養殖平臺區,下層設置廢料收集盒,廢料收集盒位于小車底盤上部和分隔架下部;
養殖平臺區內設置匯料槽,匯料槽為漏斗狀結構,匯料槽底部設置廢料排出口,廢料排出口朝向廢料收集盒;
養殖平臺區上設置支撐立柱,支撐立柱位于匯料槽邊緣一側,支撐立柱上部一側設置槽孔,槽孔內固定軸承,軸承內圈與旋轉軸一端外壁相固定連接,旋轉軸穿過內套管,內圈和外圈中心線與旋轉軸中心線相重合,內圈和外圈位于匯料槽上部,旋轉軸在靠近匯料槽的一端設置螺母,螺母一側抵近內套管一側且紗網一側朝向螺母;
向著出料槽內添加飼料顆粒或玉米粉,
轉動內圈使得內圈相對軸承進行轉動,出料槽在轉動中其中的飼料顆粒或玉米粉不斷的通過出料孔進入至兩側的養殖區內供給蝸牛進食,同時蝸牛一方面可以進入至主干槽和側支架槽內休憩另一方面可以進食枝條B上的嫩葉;
當養殖區旋轉至上部位置時候,將隔板由不銹鋼板換成濾網狀結構,蝸牛產生的糞便和食物殘渣經過隔板漏至中心圈內,當養殖區旋轉至底部時,將隔板由濾網狀結構換成不銹鋼板,避免中心圈內的廢料重新進入至養殖區內;
需要分離蝸牛時可以直接將封篩網平放至橡膠柱上,橡膠柱呈圓形狀分布,橡膠柱選用彈性橡膠材質構成,橡膠柱外側固定立柱,立柱上固定彈簧,立柱高度大于橡膠柱的高度,立柱和彈簧呈圓形狀分布,彈簧上部與內圈底部相抵近接觸,晃動內圈即可將蝸牛與內圈脫離,大部分蝸牛從養殖區掉落至封篩網內完成收集;
外圈內側設置內圈,內圈內側設置中心圈,外圈、內圈、中心圈同軸心,中心圈外側與內圈內側之間設置養殖區,養殖區數量為四個,相鄰的養殖區之間設置出料槽,養殖區內設置枝條飼養限位架,枝條飼養限位架用于將含有嫩葉的枝丫插入其間從而實現對枝丫的限位固定,然后蝸牛經過枝條飼養限位架逐級蠶食枝丫上的嫩葉;外圈和內圈相固定連接,內圈和中心圈之間通過連接桿相固定連接,
出料槽用于玉米粉或麩皮或飼料顆粒的分散,使得飼料顆粒能經過出料槽進入至養殖區內供給蝸牛進食;
在外圈和內圈之間設置插入間隙,插入間隙用于封篩網的插入,封篩網將內圈一側相封堵;
內圈另一側設置紗網,紗網將內圈另一側與外界進行隔離,紗網在每個養殖區的上部設置開口縫隙,開口縫隙通過拉鏈進行封閉開合,通過將養殖蝸牛的區域設置成圓形區域再將圓形區域設置成四個扇形區域分別飼養蝸牛,養殖蝸牛區域的一側通過封篩網進行封堵,避免蝸牛逃逸,在養殖蝸牛區域的另一側通過設置紗網進行封堵,紗網避免蝸牛從養殖蝸牛區域的另一側逃逸,同時可以通過紗網的開合進行蝸牛食材的更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立體高密度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為圓環狀且外圈寬度為300-500mm,內圈為圓環狀且內圈的寬度為300-500mm,外圈和內圈寬度一致,內圈的直徑小于外圈的直接,外圈和內圈的圓心重合,外圈和內圈的外邊緣向對齊,外圈的直徑與內圈的直徑的差值為插入間隙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立體高密度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外圈和內圈通過出料槽相固定連接,出料槽上部穿過內圈且出料槽向上穿過外圈并一直向上突出于外圈外表面,出料槽外壁與內圈和外圈均相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立體高密度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為中空方管狀結構,出料槽一端與中心圈外側壁相固定連接,出料槽另一端貫穿內圈且上部突出于外圈外表面,出料槽兩側壁貫通開設出料孔,出料孔為圓孔狀,出料孔數量為若干個且布滿出料槽兩側壁,出料槽將內圈和中心圈之間的區域分割為四個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城口縣摯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城口縣摯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262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