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先纜后梁懸索橋無支架施工過程中主纜滑移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1791.4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67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鳴;彭成明;劉力;游川;李曉峰;蔣明鵬;厲勇輝;徐鑫;楊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1/02 | 分類號: | E01D11/02;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琴 |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后梁 懸索橋 支架 施工 過程 中主纜 滑移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先纜后梁懸索橋無支架施工過程中主纜滑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兩側的邊跨梁段依次由錨固梁段側向索塔側對稱架設,中跨梁段依次由中跨跨中向索塔側對稱架設;步驟二、當所述中跨梁段起吊架設時,中跨側主纜水平力與邊跨側主纜水平力之差達到一定值,在邊跨側的已安裝梁段上設置壓重機構;步驟三、隨著所述邊跨側梁段起吊架設時,卸載所述壓重機構或者減少壓重機構的重量。本發明在實現自錨式懸索橋“先纜后梁”施工過程中,全程中跨/邊跨均無需支架,節省臨時材料措施量,減少對對航道的影響,而且設置水袋壓重及塔區吊桿調節主纜角度來提高索股抗滑移安全系數,保證施工過程中主纜受力安全可靠可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先纜后梁懸索橋無支架施工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先纜后梁懸索橋無支架施工過程中主纜滑移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自錨式懸索橋造型優美,在500m跨內的城市橋梁中很有競爭力,目前自錨式懸索橋多采用搭設支架,先施工主梁再施工主纜,通過張拉吊桿完成體系轉換。該種施工方法的弊端是無法保證通航,同時材料措施費高。對于通航要求高、環保要求高、跨度大臨時支架投入多、覆蓋層薄鋼管樁施工難度大的情況,傳統的“先纜后梁”施工方法并不經濟合理。
一種新的自錨式懸索橋施工方法應運而生,通過先施工主纜,然后再設置臨時錨碇,通過臨時扣索將主梁錨固節段與臨時錨碇相連,將自錨式懸索橋轉換為地錨式懸索橋施工,對稱起吊安裝主梁直至合龍,最后通過拆除臨時扣索完成體系轉換,這樣就避免了臨時支架的投入,保證了施工全過程通航。雖然該方法將自錨式懸索橋轉換成了地錨式懸索橋施工,但是與傳統地錨式懸索橋還是有顯著區別,其矢跨比相對來說大的多,通常來說在兩倍左右,若按傳統地錨式懸索橋施工工藝,其中邊跨主纜水平力將很難平衡,這就給施工過程中索股的滑移控制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公開號為CN110761168A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先纜后梁的自錨式懸索橋設計與施工方法,其中指出,即使在輔巷道沒有臨時通航要求的情況下,為降低施工難度以及節省造價,采用臨時支架架設邊跨主梁,而在有臨時通航的情況下,在前面處理的基礎上,還需要在主纜架設完畢之后再進行主梁節段吊裝,也就是說其整個施工過程都必須架設臨時支架,不僅需要大量材料和大量人工,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本身臨時支架的搭建也會對航道產生一定影響。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先纜后梁懸索橋無支架施工過程中主纜滑移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施工搭建兩側的錨固梁、索塔,兩個所述索塔位于兩個所述錨固梁之間;施工建造臨時錨碇,在所述臨時錨碇與所述錨固梁之間安裝臨時拉索;在所述索塔和所述錨固梁之間架設主纜,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兩側的邊跨梁段依次由錨固梁段側向索塔側對稱架設,中跨梁段依次由中跨跨中向索塔側對稱架設,隨著梁段架設主纜力逐漸增大,同步進行所述臨時拉索的張拉,以平衡錨固梁段處的不平衡水平力,保證錨固梁段無水平位移;
步驟二、當所述中跨梁段起吊架設時,中跨側主纜水平力與邊跨側主纜水平力之差達到一定值,導致主纜索股滑移及影響索塔受力安全時,在邊跨側的已安裝梁段上設置壓重機構,以調節邊跨側主纜和中跨側主纜水平力差;
步驟三、隨著所述邊跨側梁段起吊架設時,與已經安裝梁段進行鉸接安裝時,同步卸載所述壓重機構或者減少所述壓重機構的重量,使所述索鞍兩側主纜水平力盡可能平衡。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案,所述的先纜后梁懸索橋無支架施工過程中主纜滑移控制方法中,當所述中跨梁段起吊過程中,可根據邊跨側主纜和中跨側主纜水平力差實時調節所述壓重機構的重量。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案,所述的先纜后梁懸索橋無支架施工過程中主纜滑移控制方法中,所述壓重機構其安裝在邊跨已安裝梁段上,所述壓重機構包括水袋,所述水袋設置有用水通道,以便于向懸索橋下方的水域抽/卸水,以調節所述壓重機構的重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179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遠程病案查閱系統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時分多址物聯網中的終端模擬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