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主動標識載體及其管理方法、服務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0025.6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77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賈雪琴;孫陽陽;史可;林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聯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40 | 分類號: | H04L9/4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主動 標識 載體 及其 管理 方法 服務 平臺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主動標識載體及其管理方法、服務平臺,涉及工業技術領域,用于實現對主動標識載體的批量管理。該方法包括: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接收企業信息系統發送的第一寫入請求消息;第一寫入請求消息包括工業標識和主動標識載體標識;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向主動標識載體發送第二寫入請求消息;第二寫入請求消息包括工業標識,主動標識載體與主動標識載體標識相對應;主動標識載體接收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發送的第二寫入請求消息,并存儲相應的工業標識;主動標識載體向企業信息系統返回第一寫入請求響應消息;第一寫入請求響應消息用于指示工業標識寫入成功。本申請用于批量管理主動標識載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主動標識載體及其管理方法、服務平臺。
背景技術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網絡架構重要的組成部分,既是支撐工業互聯網網絡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也是實現工業互聯網數據共享共用的核心關鍵。其中,工業互聯網標識編碼是指能夠唯一識別機器、產品等物理資源以及算法、工序等虛擬資源的身份符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指能夠根據工業互聯網標識編碼查詢目標對象網絡位置或者相關信息的系統裝置,對機器和物品進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詢,是實現全球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的精準對接、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務的前提和基礎。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可以通過標識載體存儲機器或產品的信息,從而實現對相應機器或產品的管理。目前對標識載體內信息的管理主要通過單獨管理的方式實現,而由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包括的標識載體包括成千上萬,依靠這種方式的信息管理操作復雜,無法實現對標識載體的批量化管理。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主動標識載體及其管理方法、服務平臺,用于實現對主動標識載體的批量管理。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主動標識載體管理方法,應用于主動標識載體管理系統,主動標識載體管理系統包括主動標識載體、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和企業信息系統,該包括: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接收企業信息系統發送的第一寫入請求消息;第一寫入請求消息包括工業標識和主動標識載體標識;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向主動標識載體發送第二寫入請求消息;第二寫入請求消息包括工業標識,主動標識載體與主動標識載體標識相對應。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主動標識載體管理方法,應用于主動標識載體管理系統,主動標識載體管理系統包括主動標識載體、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和企業信息系統,包括:主動標識載體接收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發送的第二寫入請求消息,并存儲相應的工業標識;第二寫入請求消息包括工業標識;主動標識載體向企業信息系統返回第一寫入請求響應消息;第一寫入請求響應消息用于指示工業標識寫入成功。
第三方面,提供一種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包括:接收模塊,用于接收企業信息系統發送的第一寫入請求消息;第一寫入請求消息包括工業標識和主動標識載體標識;發送模塊,用于向主動標識載體發送第二寫入請求消息;第二寫入請求消息包括工業標識,主動標識載體與主動標識載體標識相對應。
第四方面,提供一種主動標識載體,包括:接收模塊,用于接收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發送的第二寫入請求消息,并存儲相應的工業標識;第二寫入請求消息包括工業標識;發送模塊,用于向企業信息系統返回第一寫入請求響應消息;第一寫入請求響應消息用于指示工業標識寫入成功。
第五方面,提供一種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包括:存儲器、處理器、總線和通信接口;存儲器用于存儲計算機執行指令,處理器與存儲器通過總線連接;當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運行時,處理器執行存儲器存儲的計算機執行指令,以使主動標識載體服務平臺執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主動標識載體管理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包括計算機執行指令,當計算機執行指令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計算機執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主動標識載體管理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聯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聯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002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