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形粉塵濃度測量儀校正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9923.X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94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榮庭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六盤水市鐘山區榮科風洞廠 |
| 主分類號: | G01N15/06 | 分類號: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張行超 |
| 地址: | 553001 貴州省六盤***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形 粉塵 濃度 測量儀 校正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環形粉塵濃度測量儀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環形風洞(1),所述環形風洞按順時針方向包括依次連接的進風段(11)、穩流段(12)、第一拐角段(13)、試驗段(14)和出風段(15),其中進風段(11)、穩流段(12)、試驗段(14)和出風段(15)采用直管,第一拐角段(13)采用弧形管道;所述進風段(11)與出風段(15)相對設置,并且進風段(11)頭端開設進風口(110),出風段(15)尾端開設出風口(150),所述穩流段(12)與試驗段(14)相對設置,第一拐角段(13)頭端連接穩流段(12)尾端,尾端連接試驗段(14)頭端;
風機(2),所述風機(2)設有兩個,兩個風機(2)分別安裝在試驗段(14)內靠近頭端和尾端位置,并且兩個風機(2)的轉向相反;
蜂窩器(3),所述蜂窩器(3)至少設有兩個,分別安裝在試驗段(14)頭端和尾端,并且位于兩個風機(2)之間;
粉塵發生機構(4),所述粉塵發生機構(4)設置在穩流段(12)內,用于產生粉塵;
檢測機構(5),所述檢測機構(5)設置在試驗段(14)內位于兩個蜂窩器(3)之間,并且靠近試驗段(14)尾端的蜂窩器(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粉塵濃度測量儀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進風段(11)與出風段(15)之間還連接第二拐角段(16),所述第二拐角段(16)與第一拐角段(13)相對設置,并且進風段(11)與第二拐角段(16)靠近進風口(110)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擋風板(111),第二拐角段(16)內設置第二擋風板(160),出風段(15)與第二拐角段(16)靠近出風口(150)的連接處設有第三擋風板(15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粉塵濃度測量儀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流段(12)內靠近穩流段(12)頭端和穩流段(12)尾端分別還設置有蜂窩器(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粉塵濃度測量儀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塵發生機構(4)包括:
進粉斗(41),所述進粉斗呈呈錐形結構,進粉斗(41)的出料口穿過環形風洞(1)壁面位于環形風洞(1)內,進粉斗(41)的進料口位于環形風洞(1)外;
播粉輪(42),所述播粉輪(42)呈圓筒狀,橫向置于進粉斗(41)下方,方向與環形風洞(1)長度方向一致,進粉斗(41)的出料口與播粉輪(42)外側壁匹配并且與播粉輪(42)外側壁連接,播粉輪(42)外側壁上均勻開設若干播粉孔,并且播粉輪(42)兩端沿中軸線向外分別設置軸承,所述軸承上靠近播粉輪(42)處對稱設置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底端與軸承轉動連接,支撐架頂端固定連接進粉斗(41);
風輪(43),所述風輪(43)設有兩個,分別位于軸承端部與軸承固定連接;
控制閥(44),所述控制閥(44)采用電磁閥,設置在進粉斗(41)底部位于播粉輪(42)上方。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環形粉塵濃度測量儀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輪(43)包括輪轂(430)和葉片(431),所述葉片(431)設有4-6片,并且葉片(431)與環形風洞(1)的截面呈傾斜設置,兩個風輪(43)的葉片(431)傾斜方向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六盤水市鐘山區榮科風洞廠,未經六盤水市鐘山區榮科風洞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992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