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接裝置及其與對接裝置的組合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9627.X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49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梁良駒 | 申請(專利權)人: | 正凌精密工業(廣東)有限公司;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31 | 分類號: | H01R13/631;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聶慧荃;閆華 |
| 地址: | 51145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 裝置 及其 對接 組合 | ||
本發明提出一種連接裝置及其與對接裝置的組合。連接裝置包括一絕緣本體、多個端子、一磁鐵組、一內殼體、一冠型彈片、一外殼體及一波浪彈簧。多個端子設置于絕緣本體上,磁鐵組設置于絕緣本體上,內殼體套設于絕緣本體外。波浪彈簧及冠型彈片設置于內殼體及外殼體之間,波浪彈簧及冠型彈片抵觸于內殼體,使絕緣本體、多個端子、磁鐵組及內殼體形成浮動狀態。由此,在與對接裝置相互插接時,能提供浮動及導正的作用,使多個端子能與對接裝置的端子確實的接觸,且能利用磁鐵組與對接裝置的對接磁鐵組磁吸固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裝置及其與對接裝置的組合,尤其涉及一種在與對接裝置相互插接時,能使相對應的端子確實的接觸,且能利用磁吸方式固定的連接裝置及其與對接裝置的組合。
背景技術
現有連接裝置與對接裝置在相互連接時,已有采用磁吸方式固定,且連接裝置的絕緣本體及端子亦可采用浮動方式設置于外殼體內,使得連接裝置在與對接裝置相互插接時,即使其機械公差較大,還是可以達到端子相互接觸的效果。然而現有的連接裝置,絕緣本體及端子雖可采用浮動式設置,但在連接裝置與對接裝置相互插接時,相對應的端子之間容易產生偏差,并無法確實的接觸,使得電性傳輸的效果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及其與對接裝置的組合,當連接裝置與對接裝置相互插接時,能具有較佳的浮動效果,且可提供導正的作用,使連接裝置與對接裝置相對應的端子之間不會產生偏差,可確實的接觸,使得電性傳輸的效果較佳。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包括一絕緣本體、多個端子、一磁鐵組、一內殼體、一冠型彈片、一外殼體及一波浪彈簧。多個所述端子設置于該絕緣本體上;該磁鐵組設置于該絕緣本體上;該內殼體具有一內殼本體,該內殼本體套設于該絕緣本體外;該冠型彈片設置于該內殼體上,該冠型彈片具有一環體及多個彈性部,多個所述彈性部間隔的設置于該環體上;一外殼體,該外殼體套設于該內殼體外,該冠型彈片的多個所述彈性部抵觸于該外殼體;該波浪彈簧設置于該內殼體及該外殼體之間,使該絕緣本體、多個所述端子、該磁鐵組及該內殼體能以該冠型彈片及該波浪彈簧彈性支撐于該外殼體,而形成浮動件。
優選地,該內殼本體具有一容置槽及多個開孔,該容置槽環設于該內殼本體內,多個所述開孔間隔的設置于該內殼本體的外側,多個所述開孔與該容置槽相連通,該冠型彈片的環體設置于該容置槽中,且多個所述彈性部分別通過多個所述開孔而突出于該內殼體外。
優選地,多個所述彈性部的一端連接于該環體,多個所述彈性部的另一端向外彎折延伸突出于該環體的外側,多個所述彈性部形成彈性臂,多個所述彈性部各具有一凸弧面,多個所述彈性部的凸弧面面向該冠型彈片的外側,多個所述彈性部的凸弧面位于該內殼體外,該外殼體內設置一環型件,多個所述彈性部的凸弧面抵觸于該環型件的內側。
優選地,多個所述端子的一端與一第一纜線電性連接,該外殼體的一端處及該第一纜線之間套設一防水套體。
優選地,多個所述端子及該第一纜線之間設置一第一膠體,該第一膠體填充于該內殼體內且包覆于多個所述端子及該第一纜線之間。
優選地,該外殼體具有一外殼本體,該外殼本體的內側設置一容納槽,該波浪彈簧設置于該容納槽內,該波浪彈簧的兩端分別抵觸于該內殼本體及該外殼本體。
優選地,該內殼體的一端處設置一第一定位環,用以擋止定位該冠型彈片,該外殼體的一端處設置一第二定位環,用以擋止定位該環型件。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連接裝置與對接裝置的組合,包括:一所述的連接裝置;以及一對接裝置,該對接裝置包括一絕緣座體、多個對接端子、一對接磁鐵組及一對接殼體,多個所述對接端子設置于該絕緣座體上,該對接磁鐵組設置于該絕緣座體上,該對接殼體套設于該絕緣座體外;該連接裝置能與該對接裝置相互插接,使多個所述端子與多個所述對接端子相互接觸,使該連接裝置與該對接裝置達成電性連接,且該對接磁鐵組與該磁鐵組相互磁吸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正凌精密工業(廣東)有限公司;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正凌精密工業(廣東)有限公司;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962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