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改善圓柱滾子軸承套圈外滾道橢圓度的磨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9615.7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31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啟明;孫林;張長龍;孫敏;紀天虹;王峰;于全;汪正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瓦房店軸承集團國家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9/06 | 分類號: | B24B19/06;B24B27/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創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王舒 |
| 地址: | 1163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善 圓柱 滾子 軸承 圈外 滾道 橢圓 磨削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軸承套圈磨削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善圓柱滾子軸承套圈外滾道橢圓度的磨削方法,通過兩片同軸設置的砂輪同時磨削兩個軸承套圈的外滾道,兩個軸承套圈保持在同一高度。本發明的磨削方法能夠對砂輪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有效改善軸承套圈滾道變形,此加工方法與單獨加工兩個產品外滾道相比,節省了總的加工時間,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軸承套圈磨削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善圓柱滾子軸承套圈外滾道橢圓度的磨削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軸承套圈滾道磨削加工中,通常采用電磁無心夾具進行夾持,軸承內圓磨床進行磨削,電磁無心夾具是工件以磨削過的外表面和一個端面在電磁無心夾具中的前后支承上定位后,利用直流電磁線圈產生的吸力,將工件端面緊吸在磁極的端面上,并使工件與工件軸(磁極)具有一定偏心量e。當磁極繞其軸心旋轉時,磁極就迫使工件繞著本身的中心旋轉,由于兩者有一個偏心,因而磁極和工件之間產生相對滑動迫使工件緊貼于前后支承上并進行回轉,因而使工件獲得穩定的回轉運動。磨削加工方法是一次裝夾磨削一個產品,加工時砂輪軸與套圈滾道母線平行。加工后檢測時發現,因熱處理后軸承套圈外滾道的橢圓較大,軸承套圈采用電磁無心夾具通過磁吸定位,由于不定心,砂輪進給量大時,容易仿形磨削,對改善圓柱滾子軸承套圈外滾道的變形效果并不好,影響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根據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圓柱滾子軸承套圈外滾道橢圓度的磨削方法,可以很好地改善滾道變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改善圓柱滾子軸承套圈外滾道橢圓度的磨削方法,通過兩片同軸設置的砂輪同時磨削兩個軸承套圈的外滾道,兩個軸承套圈保持在同一高度。需要說明的是,在進行套圈外滾道磨削前,套圈外表面已經加工完成達到標準,因此兩個軸承套圈保持在同一高度是以套圈外徑為基準,兩個軸承套圈外徑保持在同一高度。
進一步地,兩片砂輪規格相同并裝配在同一個砂輪軸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軸承套圈規格相同,每個軸承套圈下方分別設置一組支點,通過調整支點高度,使兩個軸承套圈保持在同一高度。
進一步地,兩個支點高度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軸承套圈的端面相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軸承套圈的端面通過電磁的傳導作用相互吸附并靠在一起。
進一步地,兩片砂輪之間通過墊片分隔開,墊片的厚度與軸承套圈擋邊寬度相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軸承套圈通過電磁無心夾具進行裝夾。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軸承套圈外滾道在磨削加工前呈橢圓形狀并且橢圓較大,需要通過磨削加工不斷修整至正圓,橢圓形外滾道上距離橢圓中心最遠的點為長點,長點到橢圓中心的距離為長半軸,橢圓形外滾道上距離橢圓中心最近的點為短點,短點到橢圓中心的距離為短半軸。一般來說,多數軸承套圈外滾道存在兩個短點和兩個長點,其他各點處距離橢圓中心的距離是不均勻且連續變化的。由于任意兩個軸承套圈外滾道的橢圓不相同,當兩個軸承套圈處于同一高度同時磨削時,在同一個磨削面的兩個軸承套圈滾道不會完全重合,必然會存在相對的較長點和較短點,同一高度的兩片砂輪只能與一個軸承套圈滾道接觸,即兩片砂輪與軸承套圈外壁的距離相同,兩片砂輪與軸承套圈內壁的外滾道距離不同,砂輪對刀磨削時,只有磨削軸承套圈較短點的砂輪進行了磨削作用,另一片磨削軸承套圈較長點的砂輪與滾道無法接觸進行空轉,從而起到了對砂輪的限制作用,可以很好地改善橢圓變形,避免仿形磨削。由于兩個軸承套圈相對的較長點和較短點交錯分布,軸承套圈在電磁無心模具磁極的作用下沿磨削進行旋轉時,與砂輪接觸并進行磨削作用的軸承套圈不斷改變,但是兩片砂輪中必然有至少一片砂輪處于磨削的狀態,可以使砂輪和軸承套圈始終處于一個互相支撐的狀態,避免產生受力不均,也能對砂輪軸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瓦房店軸承集團國家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瓦房店軸承集團國家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96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