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于清理的可視式糧食監測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9310.6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2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漆小春;李濤;李新;白鷗;黃福芝;葉竹之;桑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奧森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4 | 分類號: | G01N21/84;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楊艷秋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清理 可視 糧食 監測 終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于清理的可視式糧食監測終端,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置有電路板;所述電路板連接有監測裝置;所述外殼內還設置有集蟲管;所述集蟲管上設置有第一小孔,所述外殼上與所述第一小孔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小孔;集蟲管下方連接有使集蟲管上下移動的執行元件;執行元件安裝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方開設有漏蟲通道;所述漏蟲通道沿著底座側壁向下延伸,漏蟲通道的末端設置有供害蟲排出的第一漏蟲孔;所述外殼上在所述第一漏蟲孔的位置上對應的設置有第二漏蟲孔;所述集蟲管的下方設置有與漏蟲通道錯開的第三漏蟲孔;通過集蟲管的上下移動實現漏蟲通道的開合,從而實現快速清理的目的,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清理快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糧食環境監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清理的可視式糧食監測終端。
背景技術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糧食關乎著人們生存大計,我國是人口大國,每年有很大的糧食用量,這其中存儲糧食就顯得十分重要,糧食存儲管理不當會導致糧食蟲害和霉變,使糧食無法食用,甚至無法作為種子播種;據相關統計,每年我國的糧食損失高達上億元,因此糧食的儲存管理尤為重要。
在儲存中,我們需要有效的手段對糧食的溫濕度、蟲害等情況進行監測,以對出現的情況出現及時應對管理,同時也需要智能化、精準化的監測手段,為糧食管理人員提供準確的數據并給出合理化的處理意見,減少人力物力。
專利號為“202011421517X”,專利名稱為“一種新型可視式糧食監測終端”的中國發明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糧食監測終端;但該專利中公開的技術方案中,若需清理掉內殼內存儲的害蟲,需要將整個外殼和內殼均拆下;清理過程相當麻煩,且因為拆下操作不當的原因,可能會造成糧食監測終端內部結構產生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公開的檢測終端清理需要將整個終端進行拆卸,相當麻煩的問題,提供了一種便于清理的可視式糧食監測終端,解決了清理困難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便于清理的可視式糧食監測終端,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置有電路板;所述電路板連接有監測裝置;所述外殼內還設置有集蟲管;所述集蟲管上設置有第一小孔,所述外殼上與所述第一小孔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小孔;集蟲管下方連接有使集蟲管上下移動的執行元件;執行元件安裝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方開設有漏蟲通道;所述漏蟲通道沿著底座側壁向下延伸,漏蟲通道的末端設置有供害蟲排出的第一漏蟲孔;所述外殼上在所述第一漏蟲孔的位置上對應的設置有第二漏蟲孔;所述集蟲管的下方設置有與漏蟲通道錯開的第三漏蟲孔。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兩端開口,且兩端設置有用于密封的端塞,端塞通過定位銷與外殼連接;端塞上設置有連接孔;所述監測裝置包括攝像頭、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所述攝像頭的旁邊還設置有補光燈;所述集蟲管設置在攝像頭所照射的區域。
進一步地,所述執行元件安裝在底座上;集蟲管上靠近底座的一端設置有與執行元件的輸出端連接的連接桿;所述底座上靠近集蟲管的一側設置有安裝孔;所述連接桿和執行元件的輸出端構成的整體在安裝孔內進行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孔的外側設置有漏蟲通道;所述漏蟲通道沿著底座側壁向下延伸,漏蟲通道的末端設置有供害蟲排出的第一漏蟲孔;所述外殼上在所述第一漏蟲孔的位置上對應的設置有第二漏蟲孔;所述集蟲管的下方設置有與漏蟲通道錯開的第三漏蟲孔;當集蟲管的下方與底座完全貼合時;第三漏蟲孔被底座上漏蟲通道之外的實體所遮擋住,此時集蟲管的下方與底座構成一個完整的底面,而所述漏蟲通道則被擋住;執行元件使集蟲管向上移動后,集蟲管的下方遠離底座,兩者之間產生縫隙,被擋住的漏蟲通道被打開,同時的,被擋住的第三漏蟲孔也被打開。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于放置執行元件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上方開設有放置執行元件的輸出端的運動槽;所述安裝孔設置在所述運動槽的上方;所述連接桿穿過所述安裝孔與執行元件的輸出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奧森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奧森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93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