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壓風供氧雙重降溫防護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8502.5 | 申請日: | 2021-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2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英華;劉鈴澤;高玉坤;田園;傅經緯;鄧萌;滕勝杰;于洪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B01D53/26;B01D53/28;A41D13/12;A41D13/0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供氧 雙重 降溫 防護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壓風供氧雙重降溫防護系統,屬于降溫系統技術領域。該系統包括進氣主管路、排氣主管路、進氣支管路、排氣支管路、壓風供氧站、消聲降噪裝置、空氣凈化裝置、尾氣排放消殺凈化裝置、壓風管轉換降壓裝置、懸吊軟管靈活移動裝置及導軌、防護服進/出氣軟管及雙重降溫全封閉防護服,空氣加壓后被傳至空氣凈化裝置去除空氣中有毒有害微粒,經外部管路流向內部主管路,再連接至各個病房的支管路,從而傳送至各個病房內部。防護服進氣軟管中的空氣被送至防護服內部,一方面起到為內部人員供氧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流動的空氣帶走防護服內部多余的熱量與水分,從防護服出氣軟管流出的空氣從出氣管路送至外部的尾氣排放消殺滅凈化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降溫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壓風供氧雙重降溫防護系統。
背景技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的方式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的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過程中,避免醫患交叉感染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目前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病救治區主要采用病房負壓及醫護人員穿戴一次性防護用品的方式實現對病毒的防護,此方式無法完全隔絕病毒進入防護服的可能,同時在高強度的救治工作情況下,無法兼顧醫護人員的行動靈活性和體感舒適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壓風供氧雙重降溫防護系統,在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其它重大呼吸系統傳染疾病時,在治療區內實現安全舒適的恒溫、隔離防護效果。
該系統包括進氣主管路、排氣主管路、進氣支管路、排氣支管路、壓風供氧站、消聲降噪裝置、空氣凈化裝置、尾氣排放消殺凈化裝置、壓風管轉換降壓裝置、懸吊軟管靈活移動裝置及導軌、防護服進氣軟管、防護服出氣軟管及雙重降溫全封閉防護服,其中,進氣主管路與排氣主管路上下并行,且排布方式相同,壓風供氧站與空氣凈化裝置相接,空氣凈化裝置連接進氣主管路,尾氣排放消殺凈化裝置與排氣主管路相連,進氣主管路上接出進氣支管路,排氣主管路上接出排氣支管路,壓風管轉換降壓裝置入口連接進氣支管路,壓風管轉換降壓裝置出口連接至防護服進氣軟管,防護服進氣軟管另一端連接雙重降溫全封閉防護服,懸吊軟管靈活移動裝置及導軌及防護服進氣軟管通過連接裝置連接雙重降溫全封閉防護服,防護服出氣軟管一端連接至排氣支管路,另一端連接雙重降溫全封閉防護服。
進氣主管路、進氣支管路為高壓管,管道規格選用直徑60-80mm的PVC管,排氣主管路、排氣支管路為低壓管,管道規格選用直徑80-100mm的PVC管。
壓風供氧站外部設置消聲降噪裝置,消聲降噪裝置由微孔吸音板制成,用于對壓風供氧站中的空壓機進行消聲降噪。
空氣凈化裝置內設兩級過濾裝置,第一級過濾裝置起到除雜作用,選用過濾精度為5μm-60μm的銅濾芯氣源處理裝置;第二級過濾裝置起到除濕作用,選用浸漬烘干法制備的膨脹蛭石/40%CaCl2復合吸濕劑。
防護服進氣軟管、防護服出氣軟管使用柔軟的PVC材料,管道內徑為20mm,管道外徑為25mm。
尾氣排放消殺凈化裝置使用30-50W紫外線燈管進行殺毒滅菌,其殺毒滅菌效果達到85-95%。
壓風管轉換降壓裝置采用氣袋式穩流輸出設備。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該系統用于醫院內防止醫務人員被呼吸道病菌感染同時達到供氧降溫的目的。進入系統內的空氣經過增壓,凈化,殺菌,穩壓等環節最終導入至防護服內部,并將排出的廢氣通過排氣管道導出至醫院外部,并經過尾氣處理之后排到大氣中。整個過程中醫務人員處于完全與外界隔離的狀態,可以成功起到在供氧的同時防止病菌感染的狀態下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系統的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系統的正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85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