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柔性鋼索軌道交通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8315.7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184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曹愷;王伯銘;孟姝;馬登峰;陳陽;薛鈺宇;馮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1B12/02 | 分類號: | B61B12/02;B61B12/04;B61B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歡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柔性 鋼索 軌道交通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柔性鋼索軌道交通系統,包括鋼索軌道、運行在鋼索軌道下方的自動駕駛車輛、道岔結構;所述鋼索軌道包括剛性軌道、柔性鋼索、立柱,道岔結構包括支架、支架上的道岔導軌、道岔導軌上的直行軌道和變向軌道,所述自動駕駛車輛包括車體、構架、懸吊機構、牽引拉桿;本發明具有軌道易于建設、費用低、立柱跨度大、占地面積小、可實現更小的最小曲線半徑等特點,更容易適應城市中已有規劃,也適用于景區的小運量快速運輸。柔性鋼索與剛性軌道結合,加大了立柱的跨度,降低了軌道建設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型交通運輸系統領域,尤其是一種柔性鋼索與剛性支撐軌道結合的空中軌道交通運輸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城市空中軌道交通系統軌道主要采用混凝土梁或者箱型鋼梁結構,車輛跨坐(或懸掛)于軌道梁上方(或下方),具有軌道建設成本高、軌道梁尺寸大、立柱跨度小且占地面積大、最小曲線半徑較大、線路規劃較為受限等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柔性鋼索軌道交通系統。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柔性鋼索軌道交通系統,包括鋼索軌道、運行在鋼索軌道下方的自動駕駛車輛、道岔結構;
所述鋼索軌道包括剛性軌道2、柔性鋼索1、立柱3,剛性軌道2設置在系統的彎道和道岔區域,立柱3支撐在剛性軌道2下方,柔性鋼索1設置在系統的直線段,車輛前進的方向為縱向,垂直于縱向的水平方向為橫向,垂直于縱向的豎直方向為垂向;柔性鋼索1的截面為圓形,剛性軌道2的截面為上部半圓形下部長方形;
道岔結構包括支架7、支架7上的道岔導軌6、道岔導軌6上的直行軌道4和變向軌道5,道岔導軌6驅動直行軌道4或變向軌道5橫向移動,使得直行軌道4或變向軌道5與道岔前后的軌道連接或分離,從而使車輛沿直線前進或變向前進;
所述自動駕駛車輛包括車體14、構架11、懸吊機構12、牽引拉桿13;
構架11沿縱向設置于鋼索軌道上,構架11上設有兩個輪轂電機驅動的走行輪8,走行輪8的輪底行走在剛性軌道2或柔性鋼索1的上方,每個走行輪8的下方兩側沿橫向對稱設置兩個導向輪9,導向輪9的輪底行走在剛性軌道2的側面,走行輪8的輪底橫截面設有向走行輪軸心凹陷的半圓型凹陷部23,走行輪8的輪底通過所述凹陷部23壓緊在柔性鋼索1或剛性軌道2的外圓面上;構架11下方連接懸吊機構12,懸吊機構12包括懸吊架15、安裝在車體頂部的彈簧安裝架16和四個彈簧17,懸吊架15的上端固定在構架11上、懸吊架15的底部固定在彈簧安裝架16上,彈簧安裝架16上設有彈簧安裝座,彈簧安裝座上方固定有兩根車體橫梁20,四個彈簧安裝在彈簧安裝座上并垂向壓縮在彈簧安裝架16和車體橫梁20之間;牽引拉桿13一端安裝在懸吊架15上、另一端安裝在車體14上用于傳遞牽引力。
作為優選方式,橫梁20內側對稱設置有四個搖頭止擋21,在車輛運行過程中若搖頭運動達到極限位置,搖頭止擋21與彈簧安裝架16接觸以限制繼續擺動;車體14中部對稱布置有兩個橫向止擋22,在車輛運行過程中若橫向運動達到極限位置,橫向止擋22和懸吊架15接觸以限制繼續橫向運動。
作為優選方式,兩個制動裝置10同軸安裝于兩個走行輪處,與懸吊機構12中的懸吊架不同側。起到制動減速作用的同時,平衡部分懸吊架重力,使車輛重心靠近中心線。
作為優選方式,懸吊架15上設有懸吊架牽引拉桿安裝座18,車體14上設有車體牽引拉桿安裝座19,牽引拉桿13一端安裝在懸吊架牽引拉桿安裝座18上,另一端安裝在車體牽引拉桿安裝座19上。
作為優選方式,道岔導軌6通過電機帶動、或齒輪傳動或螺桿推動直行軌道4和變向軌道5橫向移動。
作為優選方式,構架11與懸吊機構12以焊接方式連接。
作為優選方式,懸吊架15的底部焊接在彈簧安裝架16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83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