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用戶出行信息的到店自動排單、訂單跟蹤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7762.0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7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蘇龍;陳揚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諾誠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6 | 分類號: | G06Q30/06;G06Q10/0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原創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吳廷正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高***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用戶 出行 信息 自動 訂單 跟蹤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基于用戶出行信息的到店自動排單、訂單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獲取客戶下單時所在位置;
S2,確認出發位置;
S3,通過公共出行的路徑規劃,獲取客戶到店的最佳路徑;
S4,獲取最佳路徑中起點和終點的地鐵各閘機終端編號和公交該路線的所有車載POS機終端編號;
S5,用戶通過刷NFC乘坐最佳路徑中的公交車上車或地鐵進站時,發送客戶已出發信息至店家,并將該客戶訂單排入多訂單規劃;
S6,對當下多份訂單按照路徑耗時由短到長進行排序規劃;
S7,按排序規劃的順序提示店家依序準備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用戶出行信息的到店自動排單、訂單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的確認出發位置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21,將客戶下單時所在位置信息發送至客戶所持終端確認是否為出發位置;若否,則執行步驟S12;若是,則直接執行步驟S13;
S22,要求客戶發送實際出發位置;
S23,確認下單時所在位置為出發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用戶出行信息的到店自動排單、訂單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具體包括:
S31,從出發位置到商鋪位置規劃出所有公共交通路線;
S32,對規劃出的公共交通路線擁擠度進行分等定級;
S33,根據步驟S32分等定級的結果選出擁擠度最低的公共交通路線;
S34,對步驟S33選出的擁擠度最低的公共交通路線的所需時間進行預估,將預估時間最短的公共交通路線選為客戶到店的最佳路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用戶出行信息的到店自動排單、訂單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2具體包括:
對公交路線進行擁擠度評定,利用公交車輛自帶的定位模塊對多輛同線路公交車之間相距站點數進行統計,篩選出本線路中的最小間隔站點數,利用最小間隔站點數對本公交路線進行擁擠度評定;
對地鐵路線進行擁擠度評定,利用地鐵站閘機當下進站人數對當下地鐵起始站點內的候車人數進行統計,利用本站地鐵線路數量對總候車人數取平均值得出預估的本線路候車人數,計算本線路候車人數與地鐵列車總承載量比值進行擁擠度評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用戶出行信息的到店自動排單、訂單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線路中的最小間隔站點數位于2-3之間時,判定為擁擠;所述本線路中的最小間隔站點數小于2時,判定為重度擁擠。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用戶出行信息的到店自動排單、訂單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線路候車人數與地鐵列車總承載量比值在1:3-1:4時,判定為擁擠;所述本線路候車人數與地鐵列車總承載量比值大于1:3時,判定為重度擁擠。
7.一種基于用戶出行信息的到店自動排單、訂單跟蹤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位置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確定客戶下單時所在位置和商戶店鋪位置;
出發位置確認模塊,用于與用戶交互確認其出發位置;
最佳路徑規劃模塊,用于規劃從出發位置到商鋪位置的最佳路徑;
終端編號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最佳路徑中起點和終點的地鐵各閘機終端編號和公交該路線的所有車載POS機終端編號;
多訂單規劃規劃模塊,用于對當下多份訂單按照路徑耗時由短到長進行排序規劃;
交互提示模塊,用于與店家交互提示客戶出發及餐品準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用戶出行信息的到店自動排單、訂單跟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路徑規劃模塊具體包括:
公交路線擁擠度評定單元,用于對公交線路擁擠度進行評定,利用公交車輛自帶的定位模塊對多輛同線路公交車之間相距站點數進行統計,篩選出本線路中的最小間隔站點數,利用最小間隔站點數對本公交路線進行擁擠度評定;
地鐵路線擁擠度評定單元,用于對地鐵線路擁擠度進行評定,利用地鐵站閘機當下進站人數對當下地鐵起始站點內的候車人數進行統計,利用本站地鐵線路數量對總候車人數取平均值得出預估的本線路候車人數,計算本線路候車人數與地鐵列車總承載量比值進行擁擠度評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諾誠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諾誠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776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