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交通協管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7150.1 | 申請日: | 202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60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仁成;張勝田;郭澤揚;林展鵬;羅澤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東軟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 |
| 代理公司: | 佛山知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3 | 代理人: | 堯娟 |
| 地址: | 528225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交通 協管 機器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交通協管機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底柱,所述底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的內部安裝有第一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齒條,所述齒條的邊側設置有齒輪,且齒輪與第一殼體通過螺釘可拆卸連接,所述齒輪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擋臂,所述第一擋臂的端部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內部活動卡接有第二擋臂,所述第一擋臂與第二擋臂的連接處貫穿有螺絲,且第一擋臂與第二擋臂通過螺絲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擋臂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二液壓缸。本發明便于根據現場的交通狀況進行指揮,能夠減小人力資源的浪費,可以對現場進行監控,能夠現場進行語音提醒。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交通協管機器人。
背景技術
機器人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機器人被運用到各種領域以取代人們的工以減小人們的負擔,例如被運用到交通指揮行業就可以減小人力資源的浪費,同時可以為交通指揮人員分擔工作。
現有的交通協管機器人,不便于對裝置進行拆卸和組裝,在長時間使用后,內部磨損較大,不便于對零件進行更換和維修,使用壽命短。
因此,發明一種智能交通協管機器人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交通協管機器人,通過通過轉動第一擋臂與第二擋臂的連接處貫穿的螺絲,便于對裝置進行出拆卸和組裝,長時間使用后,可以對裝置進行拆卸清理,通過啟動裝置內部的第一液壓缸,從而使第一液壓缸端部的齒條進行升降,進而帶動邊側的齒輪旋轉,使齒輪的邊側固定的第一擋臂垂直方向轉動,其中第一擋臂的轉動角度為從而能夠根據現場的交通轉動指揮車輛疏通,當需要指揮車輛轉彎時,可以啟動設置于第一擋臂與第二擋臂之間的第二液壓缸,從而推動第二擋臂平方向轉動,其中第二擋臂的活動范圍為便于根據現場的交通狀況進行指揮,能夠減小人力資源的浪費,通過設置于第一殼體內部的馬達,從而能夠帶動端部的第二殼體轉動,且固定塊與第二殼體之間設置有軸承,從而能夠大大減小裝置的阻力,便于裝置的運轉,且第一擋臂和第二擋臂的表面均設置有反光貼,能夠提高警示效果,第二殼體的內部安裝有監控器,能夠對現場進行監控,便于記錄交通情況,通過設置于第二殼體內部的揚聲器,從而便于現場進行語音提醒,以解決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交通協管機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底柱,所述底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的內部安裝有第一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齒條,所述齒條的邊側設置有齒輪,且齒輪與第一殼體通過螺釘可拆卸連接,所述齒輪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擋臂,所述第一擋臂的端部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內部活動卡接有第二擋臂,所述第一擋臂與第二擋臂的連接處貫穿有螺絲,且第一擋臂與第二擋臂通過螺絲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擋臂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二液壓缸,且第二液壓缸的兩端均設置有轉軸,所述第二擋臂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指示手掌,所述第一殼體的兩側均開設有方槽。
優選的,所述第一液壓缸的數量設置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液壓缸對稱分布在第一殼體的內壁,所述齒條與齒輪嚙合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擋臂與第二擋臂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擋臂與和第二擋臂均與第二液壓缸鉸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擋臂的數量設置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擋臂對稱分布在第一殼體的兩側,所述第一擋臂和第二擋臂的表面均設置有反光貼。
優選的,所述第一殼體的內部安裝有馬達,所述馬達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塊,且固定塊與第一殼體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的內部設置有軸承。
優選的,所述第二殼體包括監控器和揚聲器,所述第二殼體的內部安裝有監控器,所述監控器的邊側安裝有揚聲器,且揚聲器與第二殼體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東軟學院,未經廣東東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71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