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34528.2 | 申請日: | 202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45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嗣臣;吳文濤;路迪;秦鍵;劉軍;渠紅星;楊奕超;劉保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嗣臣;吳文濤 |
| 主分類號: | A63B69/00 | 分類號: | A63B69/00;A63B65/00;A63B24/00;A63B71/06 |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3151 | 代理人: | 侯迎新 |
| 地址: | 024000 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鏈球 旋轉 極限 拉力 訓練器 使用方法 | ||
1.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頂部一端設有用于使支架與運動員身體可穿戴連接的固定機構,另一端設有與拉力訓練機構相連的拉力調整機構,拉力訓練機構設于固定機構和拉力調整機構之間,支架中部設有檢測系統,檢測系統與外部控制系統之間的信號通過無線傳輸,檢測系統包括分別設于固定機構和拉力調整機構上的九軸姿態檢測儀,支架底部設有用于使支架以運動員身體為軸心進行轉動的旋轉行走機構,支架下方設有用于支架存放時防止傾倒的支撐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訓練機構包括手柄和拉繩,手柄和拉繩之間設有數字拉力稱,手柄與數字拉力稱的首端相連,拉繩的一端與數字拉力稱的尾端相連,拉繩的另一端與拉力調整機構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調整機構包括卷軸和通過遙控控制的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固設于支架頂部的另一端,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和卷軸同軸固連,拉繩的另一端纏繞于卷軸上,支架中部固設有容納槽,容納槽內設有供電電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系統還包括監視器、控制器和打印機,檢測系統各部分之間電性連接,且與外部控制系統之間的信號通過無線傳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可穿戴于運動員身體上的穿戴部,支架的一端設有固定板,穿戴部設于固定板上,穿戴部為倒置的U形結構,穿戴部的頂部設有用于頭部通過的開口,穿戴部兩側設有用于使穿戴部與運動員身體緊密連接的緊固帶,穿戴后可使訓練器在高速旋轉中與身體不分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為方管焊接形成的直角三角形結構,旋轉行走機構與支架的豎向直角邊底部之間設有升降機構,固定機構設于支架的斜角邊和水平直角邊交界處,拉力訓練機構設于支架的兩直角邊交界處,支撐機構設于支架的斜角邊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升降立柱,升降立柱的一端與旋轉行走機構固定連接,另一端插入支架的豎向直角邊的方管內,升降立柱與支架的豎向直角邊的方管設有若干個適配的高度調整孔,兩者通過高度調整孔內的鎖緊螺栓進行相對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行走機構包括與支架底端固定連接的橫桿,橫桿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組萬向行走輪,所述萬向行走輪為低阻尼萬向輪,每組萬向行走輪的數量為兩個,并通過轉軸分布在橫桿端部的兩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包括T字形結構的底座和U型結構的支撐體,底座和支撐體通過支撐立柱相連,且底座和支撐體之間設有用于增強其結構穩定性的斜拉桿。
10.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鏈球旋轉極限拉力訓練器,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訓練時運動員將穿戴部穿戴于身上,并通過緊固帶使支架與運動員的身體緊密連接為一體,通過升降機構調整支架的高度與運動員的身高相適配;
然后,運動員用雙手握住拉力訓練機構的手柄,通過拉力調整機構根據需求調整拉繩長度,粗調拉力;
其次,運動員開始轉動身體,使支架通過旋轉行走機構以身體為軸心進行旋轉,通過檢測系統對運動員受力狀態進行分析觀察,通過遙控控制驅動電機,在運動員旋轉訓練過程中對拉力進行精確調整,并通過檢測系統傳遞到外部控制系統的各項數據,實時觀察運動員訓練狀況;
再次,根據運動員身體承受能力,分階段進行強化訓練,逐步提高運動員的耐受能力;
最后,訓練完畢,將穿戴部從運動員身上脫下,然后用支撐機構對支架進行支撐放置,防止支架傾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嗣臣;吳文濤,未經楊嗣臣;吳文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452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